幽篁館地方不大,且種了許多竹子,梅樹各院加起來才十幾株,想成片觀賞不可能了,只能折枝回來,插了兩個花瓶。
正賞玩的時候,丫頭說大奶奶回來了。
嚴未央笑吟吟地轉身,問:“親事退了?”
她估摸著親事肯定不能成,故而這麼說。
清啞一邊脫披風,一邊道:“成了。”
嚴未央道:“成了……你說什麼?”
最後一句聲音猛然拔高,不敢相信地看著清啞。
清啞走過來坐到炕上,道:“王家答應了親事。”
嚴未央、巧兒都陷入呆滯中,好一會才反應過來,一齊追問經過。
巧兒問道:“這怎麼可能呢?”
清啞道:“怎麼不可能?”不贊同地看著她。
巧兒忙道:“我不是說方表叔不好,我是說王家,他們不是最看重家世和出身嗎?怎麼又接受了方表叔呢?”
清啞道:“我也不知道。”
嚴未央目光炯炯道:“他們沒有選擇!”
……
王家選了方家庶子為婿,這訊息很快傳遍了京城,鵝毛大雪也阻不住傳播的速度,大街小巷的酒樓茶肆都在議論這事。
文人士子們都感嘆: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方制儀表再美,在他們眼中也是牛糞一坨。
方制被人損,王瑛選中方制也被文人士子們暗中詬病,覺得她太沒眼光,有負盛名,只不好當眾譴責她,於是使勁踩踏方制。
主角不被讚頌,人們讚頌王家氣度和門風。
王家瞧不上方制,這個早被證實了,只是礙於下人失誤、王姑娘的選擇,才不得不認下這門親。以王家的權勢,原可以隨便找個藉口推脫了親事,可是王家沒有仗勢欺人,擔當守諾,令人感佩。
津津樂道中,王家操守和聲望上升一個高度。
最受這件事震動的有兩個人。
一個是宮中的太皇太后,稍後細表。
另一個則是禮部吳尚書,吳青梅的父親。
吳尚書聽說王家選婿經過後,坐不住了。
王家那等簪纓豪族、書香世家,就因為一個誤會,便將優秀的女兒許給商賈的庶子,這個庶子之前還劣跡斑斑,是何等的擔當。
王家的擔當讓吳尚書覺得不安,映襯了他的不擔當。
吳青梅藏了郭勤的扇子,和王瑛選中方制沒有兩樣,但吳青梅卻隱瞞了此事,當時不承認,致使郭勤受辱。
吳尚書很後悔,他應該將女兒許給郭家的。
因他位高權重,放下身段和夫人親自登門向郭織女賠罪已經是做到極致,要他主動開口提親,他拉不下這個臉。他想,郭家應該主動派人上吳家提親,然等了這麼久,郭家毫無動靜。
吳尚書原本不在意,郭家若來提親他就答應,若不來,他就幫女兒再找一戶人家。橫豎他已經上郭家賠罪了,這事對吳青梅的閨譽應該影響不大。誰知,他低估了郭織女的影響力。
郭織女和方初來京城後,開辦畫展、服裝展、聯合富商巨賈籌款賑災,無論在朝堂還是民間,以及文人士子中間,都口碑極佳。
郭織女口碑好,郭家聲望越高,吳青梅越遭殃。
********
又遲了,抱歉!今天古溪清泉朋友投了和氏璧,感謝的很,明天再加更,連續加更俺跟不上囧o(╯□╰o(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