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王家問明瞭他的身份後,為何不願答應親事。
其一,便是方制的身份:方家的庶子。
其二,還是方制的身份:連個秀才都不是,而這次來的少年最低都是舉人,他就是矇混進來的。
其三,則是方制過往的劣跡:少年時紈絝不學無術,曾經調戲大嫂郭織女,被方初和郭織女狠狠教訓。就不提秋姨娘其人了,因為在王大人等人眼裡,秋姨娘不算方制母親,嚴氏才是。
綜上幾點,兩位王大人對這親事都不大願意。
像王家這樣的簪纓豪族、書香世家,結親當然要考慮家世和出身;能讓他們忽略家世和出身的情形僅限於一種:對方才學和能力過人。因為有了過人的才學和能力,足以創出一個世家。
像本朝的太祖皇帝,就是打鐵出身的,開創了一代王朝。
再有朝中的白虎、朱雀、玄武三王祖上,都出身鄉野,以軍功起家,被封為郡王,成為國之柱石。
寒門崛起計程車子更加不在少數。
若你一無才學能力,二無家世出身,王家憑什麼把女兒嫁給你?不嫁給你就是嫌棄你出身、太勢利?這個道理走哪也說不通。
事情說完,方制垂頭不語。
方初能體會弟弟的心情:早上他還神采飛揚,如凌空飛翔的大雁,現在就像折斷了翅膀的孤雁,從高空跌落塵埃,萎靡不振。
方初心中不平:這誤會並不是方製造成的,怪不得他。
方初心裡也並不願和王家結親,可方家不如王家勢大,他就算心裡不願意,嘴上還不能說,很是憋屈。
眼前的情勢,他是進不得,也退不得。
他若擺出希望和王家結親的架勢,會遭王家厭棄,不妥!
他若坦承不願和王家結親,會讓王家覺得被輕賤,也不妥!
以他混跡商場多年的經驗,居然不知如何應對這局面了。說白了,他兄弟眼下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王家承認這門親,他們得點頭哈腰喜出望外地答應。
王家不願結親,他們也要點頭哈腰滿臉慚愧地答應。
正在為難的時候,清啞開口了。
方初遇事一向沉穩,判明形勢後會果斷作出決定,像這樣猶疑只能說明他還沒有拿定主意,正在思考。
清啞感知他心意,自然要相助。
她也不會瞎幫,她會代他問一些問題,點醒在場眾人,也助方初開啟思路,做出正確決定。因她與王大人打交道最多,覺得他為官還算清正,所以選中他發問。
她看著王大人問道:“我三弟進來沒用詭計吧?”
王大人忙道:“沒有,沒有。”
清啞又問:“我三弟沒有隱瞞身份吧?”
王大人道:“這個也沒有。”
清啞再問:“我三弟答卷是自己做的吧?”
王大人點頭道:“是。”
清啞繼續問:“我三弟是王姑娘親自選中的吧?”
王大人有些尷尬道:“呃,是這樣。”
清啞最後問:“請問我三弟哪兒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