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佩珊繼蓮花堂後,再次被人嫌棄。
原因還是同一個:郭清啞!
她對她的恨意又上升了一層。
又覺得她的罪名更重了。
瞧這些少年被她迷的,都分不清好歹了。
她哽咽道:“我也不過實話實說……”
這一回,沒有人接她的腔。
她也不是傻的,便努力忍著。
眼下不是與人爭辯的時候。
等郭清啞倒黴的時候,她再站出來,只需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可向人證明她當初的眼光和判斷,也能挽回別人對她的印象了。
這麼一想,她心裡好過了許多。
她並不覺自己是妄想,像郭清啞那樣的女子,註定得不到好下場,可恨別人怎麼都不像她有眼光能先一步看出來呢?
這世上都是俗人多,看問題只看表面。
這件事後,她並沒有收斂,只換了個法子行事:讓家裡的婆子媳婦趁著採買的時候在外傳說,她自己卻不出頭了。
只是,效果並不如她想的好,附和她的人依然鳳毛麟角。
為什麼呢?
試想這城裡百姓誰家沒有郭清啞奉獻的織布機!
※
清啞不知自己坐在家中也招來厭惡和嫉恨,正忙著呢。
不但她,郭家沒有成群奴僕可使喚,個個都忙。
郭大全今日又請錦署衙門一班小吏吃酒。他雖然不像對夏織造和鮑長史那樣恭敬,卻也十分客氣,處處打點,並不小瞧哪一個。
“我們郭家才做這行買賣,比不得人家,還望各位大爺體諒。”
眾人見他說話和氣尊重,倒也買他幾分薄面。
其中有個叫何炯的小吏,郭大全打聽得他有些才幹,只是不善鑽營和鮑長史不睦,所以不得重用。共事的人又大多是踩低捧高之輩,他就更難捱了。如今他老母親生病,請醫抓藥,家中很是艱難。
郭大全便瞅沒人的時候塞給他一百兩銀票,示意他別聲張。
何炯眼睛都紅了。
後來,大頭菜打聽到何炯和鮑長史結仇的緣故,說起來這事還跟郭家買的城西作坊的原主人仇一有關呢。原來鮑長史經辦一件商業事項,收受賄賂,處事不公,導致仇一破家,而原經辦此事的何炯自然就成了他的眼中釘。
郭大全聽了眼光大亮,回來問仇一,果然如此。
他便不動聲色,將此事裝在心裡。
只是從此後,他常暗中接濟何炯。
暫放下此一節不提,再說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