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男人聽了失望不已,看郭五大爺的目光充滿了嫉妒。
郭五大爺笑得老臉開花,覺得姓郭就是幸福。
因自豪地說道:“大全侄子那是照顧我們。我們也幹不了別的,只好種菜。”
郭大全笑道:“說照顧也不算,五大爺這菜也是花工夫種的。再說了,自家人,我們用了也放心。還有一件事跟五大爺說——”他湊近郭五大爺低聲道——“別看五大爺只賣菜,這來來往往的人,大爺也幫我瞧著。如今人多眼雜,保不準就有人在背地裡搗亂。我們一家子哪看得過來,這不得靠親戚們幫著!”
郭五大爺聽了正容道:“大全你放心!大爺眼睛還不花,心也亮,大爺保準幫你看著,從此我就留心了。”
郭大全滿意地點頭,又和冬兒男人招呼一聲,方才走了。
這是一插曲。這樣的事最近經常上演。
不但冬兒男人,就是郭家女人也緊張起來。
首先就是蔡氏,她緊張自己男人!
郭家大院忽然招了這麼多女人,還都是小媳婦和十幾歲的小女娃,她能不緊張嗎?江明輝那樣的都被謝吟風瞧上了,郭家如今做大生意了,郭大全又能幹又會說,長得也不錯,也不算老,被鄉下媳婦甚至小女娃看上,那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她早晚全身都戒備著。
好在公婆商議後,將作坊日常管理交給她們妯娌、還有本家幾個嬸子、婆婆和小姑監督,男人不許進坊子,她才放心些。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郭家大院這麼多女人,有多熱鬧可想而知了。一班人上工的時候,另一班人熬不住的就去睡覺;要強不肯落後的不願歇著,去請阮氏等人指點織布手藝;有的蹲在水邊洗衣說話;更多的女人好熱鬧,大家來自不同地方,聚在一處說不完的閒話,東家長西家短,比穿衣比長相比男人比公婆,嘰嘰喳喳、歡聲笑語遠遠傳到院外。
郭大全去村頭轉了一圈,檢視收棉花的情形。
等回來,聽見西坊內一陣陣清脆的笑聲,禁不住也笑了。
他想起冬兒男人的擔心,覺得這方面確實要加強管理,否則女人多的地方容易生事。於是,他就往坊子那邊走去,想檢視有無異樣,然後再定奪。
才走到門口,頂頭碰見蔡氏從裡面風風火火地出來。
一看見他,忙站住,狐疑地問“你來這幹什麼?”
那兩隻眼睛就滴溜溜地在他臉上打轉。
郭大全也沒在意,說:“我來看看。”
沒事來看女人?
蔡氏就不滿意了。
她一向心直口快,就道:“這裡面都是女人,衣裳東西晾的曬的到處都是,你進來幹什麼?天熱,人家穿的也少,你來了,人家往哪躲?”
郭大全張大嘴看著媳婦,半響才道:“你瞎說什麼!”
蔡氏道:“我沒瞎說!”
郭大全氣悶,喝斥道:“天再熱,這院牆再高,她們還能不穿衣裳?真要這樣,你就該說她們。說是不讓男人進,我們有時候也要進去檢視檢視的,哪就不管了!靠你們這些個人管,出了事怎辦?就是小妹也要常進去的。你叫她們說話行事別張嘴就來,什麼髒的混的亂說亂傳!”
蔡氏見他說了一大套道理,方沒話了。
只是,她依然委屈地看著他。
郭大全也大約明白她心思,又好氣又好笑,低聲道:“別想那些!這買賣還沒做成,事情一大堆,你不想正事,倒想那些。”
這等於隱晦地對她保證,自己也沒心情想那些。
蔡氏忙點頭道:“我曉得了。”
郭大全又語重心長道:“我可跟你說,你那脾氣急,可得記著點。咱們招人家是來織布的,幫咱們賺錢的,不是看你臉色的。你別一高興就忘了正事,當自己是土皇帝了,動不動就罵人。回頭惹了事看娘怎麼收拾你!這買賣一點不能馬虎,你對人要和氣些,她們說話做事你都留心些,有什麼事就來告訴爹孃和我。”
他說著,蔡氏不住點頭,又道:“我曉得。要是有什麼事我就跟弟妹商量,再不然我問娘去,不隨便做主攆人罵人。”
郭大全這才滿意地點頭。
因對她道:“你說得也對,我就不進去了。你跟她們打個招呼,我跟爹下晚進去瞧,叫她們收拾好。”
說著話,兩口子並肩往東邊家裡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