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織錦很繁雜,先在紙上以縱橫交錯的經緯線打出網格圖,在其上繪出圖案。每一個縱向方格代表一根彩色經線,每一個橫向方格代表一根彩色緯線。花樣越複雜,變化越繁多。所涉及綵線顏色越多,設計越複雜。
前世,她常繪這種圖,卻是為編織毛衣設計的。
她能用兩根竹針,外加一根鉤針,織出涉及六七種顏色圖案的毛衣,比機器織的還要精美。
但織毛衣用的最細的線,也比絲和紗線粗許多倍。所以,同樣的圖案,要想透過機器織出來,不僅要將創意圖放大許多倍,還要考慮機器的功能,或者改進織機,否則,任意新增改進是沒有用的。
首先,這是一項需要潛心鑽研的工作。
經年累月、持之以恆是肯定要的,不然光盯著那密密麻麻的網格圖,就能看得人頭暈眼花,更別說設計花樣變化和織錦方法了。
清啞不缺恆心和毅力,也能坐得住。
當她用心做一件事的時候,通常心無旁騖。
其次,這還是一項需要豐富靈感的創作。
清啞這方面的靈氣不敢說逼人,也超出一般人許多。
她很自信自己能做出成就來。
事實上,她很快就證實了自己的能力:在現有條件基礎上,她自己設計了花色圖樣,能很從容將它織出來。之前拿給江大娘她們看的,就是她前些天織的。
眼下她在做的,卻涉及改進織機的創意。
這個很難!很難!很難!
所以,江大娘她們來來去去,她一概無心理會。
正埋首桌前,郭巧和郭儉上來了。
叫了兩聲“小姑”,也沒得到回應。
郭巧已經習以為常了,自問自答地說不停。
“小姑,你在做什麼?”她伏在桌上問。
“小姑,你做嫁妝嗎?”她自答。
“這是什麼嫁妝?”郭儉看著圖紙困惑。
“小姑,你嫁人了還回來不?”郭巧又問。
“小姑,我跟你一塊嫁人。”小女娃捨不得姑姑。
“你長大了才能嫁。”郭儉道。
“小姑,江家在哪裡?”郭巧問道。
“老遠,老遠。要坐一天船。”郭儉充內行。
“瞎說!”
兩娃爭執起來。
清啞這才被驚動,抬起頭看向郭巧。
郭巧趕忙把剛才的問題又問了一遍。
清啞問:“誰說的?”
郭巧忙道:“娘說的。”
郭儉也道:“奶奶也說了。”
清啞不能無動於衷了。
難道先前那兩個婦人是來為她做媒的?
什麼江家?
正疑惑,樓下傳來爭吵聲,似乎就在說這事。
她想了想,小心將桌上圖紙捲起,筆墨等收拾妥當,然後一手一個,牽著二小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