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看了許益幾眼,面色一冷,緩緩道:“然則許大人卻是這種夢也未做過吧?”
許益笑容凝住,臉色陣白陣青,在趙佶面前又不敢發怒,狠狠看了武植幾眼。抬眼卻見趙佶正冷冷看著自己,心下不由得大駭,匆忙退了下去。
一直沉思地安公燾饒有趣味的問武植:“貴王說可收回幽雲,老夫願聞其詳。”
武植笑笑道:“安大人認為遼國和女真孰強孰弱?”
安公素道:“自然遼人強,女真雖勝了幾仗。不過遼人大意,女真人甚寡。無我朝相助,時日久了,想是鬥不過遼人的。”
武植搖頭道:“植卻以為女真乃最後的勝者。”
群臣都詫異地看向武植,趙佶也忍不住道:“二弟如何說金人會勝?”
武植道:“金人野蠻如虎狼,如今又有大批軍備器械,聽聞更掠奪遼國工匠為奴,正如虎生雙翼,遼國卻動盪不安,南院耶律淳不臣之心久矣,本就是兵弱將寡,又不能齊心合力,臣以為金人必勝。”
武植所說雖然理由不怎麼充足,卻是把趙佶君臣從未想到地一種可能擺在了他們面前,紫寰殿頓時寂靜下來,眾人均在沉思假若真的金國獲勝對大宋有何利弊。
靜了一會兒,蔡京道:“若真如貴王所說,我朝豈不是更應該聯金滅遼?如此用小害換大利,才是上策。”
武植還未說話,安公燾已經搶先說道:“不然,若金國獲勝,則大宋不安矣!”
趙佶皺著眉頭思索良久,問武植道:“如二弟所說又該如何取得幽雲?”
武植道:“可派使臣入遼,若臣所料不錯,使者入遼不多時日,金國必定顯出優勢,遼主必定會向我朝求援,則我朝可渾水摸魚,逼迫遼主放棄幽雲。”
趙佶等人面面相覷,都覺得武植此言未免匪夷所思。
許益道:“就算金國勢大,遼主也未必肯放棄幽雲,更何況金人未必獲勝,貴王也太想當然了。”
趙佶望著武植道:“二弟可有把握?”趙佶心中雖然疑惑不已,但武植帶給他的驚喜太多了,使得他不得不有些迷信起武植的話語。
其實武植也沒什麼太大的把握,不過在他想來,若是金人節節勝利,到時利用遼主和耶律淳地矛盾,則收回幽雲還是很有機會的,畢竟幽雲在耶律淳手中,遼主內憂外患下,很可能答應放棄幽雲,一可以使得大宋成為強援,二可逼迫耶律淳回上京,使得他不能割據一方,當然這只是大方向,具體細節怎麼運作還需好好思量。
而若是金人真地被遼人所滅,中原也沒什麼損失,到時遼國也是國力大減,自己好好經營幾年,一樣能收回幽雲,反比火中取栗,聯合遼國對抗金國要輕鬆許多,畢竟女真人才是心腹大患,若能被遼國早早滅掉卻也乾淨。
聽得趙佶問起自己有沒有把握,武植心中一陣犯難,這話可不是亂說的,若是胡亂應承,偏偏金國被遼國滅掉。自己不免給人落下口實。
抬頭忽見趙佶神色急切,更瞥到蔡京,許益等那微微掛著地冷笑,武植再不猶豫。躬身道:“臣有九分把握!”
趙佶面色一鬆,身子緩緩靠回龍椅,而蔡京首先笑道:“恭賀聖上,收回幽雲指日可待!”許益也緊接著給趙佶道喜。
武植心中冷笑,這是給自己下套了,若是自己收不回幽雲,蔡京到時自然有話講了。看了蔡京幾眼,自己可要小心了。莫被他攪了自己的計劃。
趙佶笑道:“恩,既如此就依武植之言,遣使者出使遼國,眾卿可有異議?”
眾大臣自然贊同,許將看向武植的目光中卻滿是擔心,顯見覺得武植的話說得太滿了,若出了什麼差池到時如何收場?
一直未說話的高俅看看蔡京。又看看武植,心中不知道在盤算什麼,
趙佶又道:“至於使者還需挑選一名精幹之臣才是,元長,你覺得何人可當此任?”
蔡京道:“若說精幹之臣,我大宋自然數不勝數,不過使遼之事事關重大,聖上需任命親近之人,也好耳提面命。授於良策,臣覺得內廷侍奉童貫可當此任!”
趙佶“恩”了一聲,他也甚為喜歡童貫,此人很有些才具,雖是宦官。辦出地事卻總是甚合趙佶心意,趙佶也一直想提拔他。不過出使遼國事關重大,派出一名宦官好像有些不妥。趙佶不禁有些猶豫。
“聖上,出使遼國非同小可,怎可由宦官擔當?”安公燾總是這麼不合時宜,弄得蔡京連連皺眉。
趙佶笑道:“恩,似乎是有些不妥。”
武植心中早有計較,此事交給誰也不放心,只有自己親去才能隨機應變,取得最滿意的結果,當下上前幾步道:“聖上,出使遼國之事可交與臣弟!”
殿上君臣無不愕然,許將急急道:“不可,此行吉凶莫測,何況貴王乃遼國眼中釘,肉中刺,怎可輕易涉險?”
蔡京也道:“北事若無貴王照應怕是會出亂子,貴王切莫意氣用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