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八和馬九在集合的一群下人中聽著訓話,內容和禾野他們被訓話叮囑的內容差不多,只是更嚴厲,誰讓他們是下人,生來低賤。
兩人能被選中作為隨從陪禾野到咸陽留學,是因兩人已服侍了禾野好幾年,且人機靈懂事,一直沒犯過啥大錯,長相也過得去,總不可能找兩個傻子醜人隨禾野去咸陽。
醜是面子上過不去,雖說匈奴不如大秦強盛,但能做足的一些面子功夫還是要做的,興許正是因為知道自家比不上大秦,匈奴貴族們在面對大秦時,反倒更注重顏面。
至於傻,傻會容易在大秦闖禍,肯定得挑機靈一點的。
其他匈奴留學生的下人也幾乎是按這標準選的。
牛八和馬九在聽著匈奴官員講在大秦的注意事項,叮囑不要惹是生非,要是犯事將遭受嚴懲,心裡卻沒和禾野一樣感到有多少憋屈恥辱,非常的平靜。
匈奴是單于的匈奴,是頭人們的匈奴,是少爺們的匈奴,和他們這些下人奴隸關係不大,興許到了咸陽後,他們反倒過得能稍微好點。
這麼一想,倒讓牛八和馬九有了些許的期待,只有一點點,並不多,咸陽應該也只是大一點的王庭,於他們不會有太多改變。
既然沒太多改變,那他們該是下人還是下人,該是奴隸還是奴隸,甚至秦人還可能因他們是下人,欺辱他們,那還有多少可期待的?
秦人總不可能好心好意讓他們擺脫下人和奴隸的身份吧?
秦人可是說匈奴同為華夏之一,是兄弟,那秦人肯定是站在單于、頭人和少爺們他們那邊,難道還能給他們這些奴隸下人說話?
唯有單于、頭人和少爺們才是秦人口中的“兄弟”,他們這些下人奴隸肯定不算在其中,沒人會將牛馬牲畜當兄弟。
訓話結束,一夜無話,隊伍在第二日清晨重新出發,臨近中午時抵達了咸陽城外。
看著不遠處沐浴在陽光照耀下的那座城池,初次見到咸陽城的匈奴人被震驚到了,不愧是大秦的都城,比他們的王庭和一路上見過的城都要雄偉,那高大的城牆,一看便讓人覺得安全踏實。
通往那座城的路上有很多車馬和行人,可謂人來車往,表明這座城很吸引人,所以才有這麼多人來去。
使團隊伍朝咸陽城靠近,儘管壯漢交代過不能亂看,不能亂說,不能亂動,但車廂裡的少年們還是偷偷開啟車窗,看著窗外的一切。
車馬上所載、道路上所行的都是秦人,只是和他們一路過來見到的秦人不同,這些人大多衣著更好。
秦人也注意到了使團,認出了他們並非秦人,與那些秦人村民一樣大膽又好奇地看向他們,對著隊伍指點談論。
禾野注意到有一名佩劍的青年秦人拔出寶劍,高呼著什麼,吸引了附近秦人的注意,那些秦人也隨這名青年秦人高呼。
儘管語言不通,但禾野認為青年秦人高呼的東西與他們有關。
敢隨意談論他國之人,這是國強帶給他們的自信,哪像他們被千叮萬囑不能亂看,不能亂說,不能亂動,唯恐得罪了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