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去疾嘆道“以此推演,確能影響一國興衰,我等必須牢記,不可犯此過錯。”
李斯等人紛紛點頭,但始皇、蒙恬、蒙毅知道這不是推演,肯定是後世有國家因此而真的衰落了。
從李念過往講說過的話中推斷,應是那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感嘆完,馮去疾看向李念,又道“然今時天下莫不如此以為,金銀銅既為錢幣,亦為財富,因此囤而積之,尚書要以何法改之?”
李念道“李某並不打算改變這種想法,只要陛下和諸位能認清其中區別即可。”
“因為這種想法利於大秦,尤其是對大秦外的諸國,不僅不能讓想通其中的區別,還要加深。”
眾人轉念便想明白了李念話中之意。
讓匈奴人、百越人知道那麼清楚幹什麼,就是讓他們不清楚,才好讓他們將手中掌握的真正資產轉化為大秦錢幣,從而受大秦控制。
他們要是懂了,不願將糧食、土地、礦藏等真正的財富轉為大秦錢幣,要死死控制在手裡,那對大秦才麻煩。
就像毛熊的那些富豪,將手裡掌握的資產轉化為刀樂兒,放到西方國家儲存,然後被以鷹醬為首的一票西方國家凍結,完了犢子。
當然,那些富豪也是沒太多選擇,總不可能把透過各種手段撈來的財富存國內吧?國內說不定比國外更危險。
王綰這時又發聲,他指出了幾個關鍵性問題“但想做到尚書所言之事,還須得解決如下事宜”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
“其一、必須能鑄造適量錢幣於民間流通,因為人們會將錢幣囤積起來。”
“一般民眾還好,可那些商賈,會囤積很多錢幣。”
這話讓眾人點頭,有些商賈恨不得將賺得之錢全藏進家裡,爛了朽了也不拿出。
這會導致很多後果,其中比較顯著的一個是明明朝廷鑄造了足夠的錢幣,可民間就是沒錢流通,發生錢荒。
大秦現在的錢幣是用銅所鑄,而大秦的銅卻沒那麼富裕,這幫人將錢幣給囤起來,還真不好解決。
王綰指出了第二點“其二、如何讓諸國願意將錢幣存放到大秦來?尚書所言之法若得實現,確實利我大秦,但諸國憑何要將錢幣放於大秦?”
“若此事宜不得解決,尚書之法不說不能成,即使能成,影響恐將不及尚書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