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笑得合不攏嘴,上前一步捉住大喬的小手:“太好了瑩兒,我們不必分開了。”
孫策看大喬的眼神簡直猶如干柴蹦火星,韓當老臉一熱,轉頭過去不敢相視。大喬羞赧不已,可她顧惜孫策顏面,不好直接抽手,轉言低聲道:“周公子你打算如何安置?難道還讓他扮匈奴謀士嗎?”
小喬瞪大眼睛,等聽他二人如何決斷。誰知孫策與周瑜對視一眼,旋即一笑,什麼也沒說。
人定之時,一行人終於趕到了六安城外駐軍之處。星輝倒映,清河銀河水天相接,八百連營介乎其間,宛若天兵之陣。孫策的二千將士紮營在前,喬蕤率兵一萬八千屯兵在後,兩軍營地相距不過兩三里,互相照應,各為犄角。
程普與黃蓋早早在營門處相候,看到孫策,二人恭敬揖道:“少將軍。”
孫策與周瑜一道走下馬車,與程黃二人見禮後,孫策回身對韓當道:“勞煩韓將軍再辛苦一趟,送兩位姑娘回喬將軍營地。”
語罷,孫策掀開車簾,低聲對大喬道:“瑩兒,我得空便會去看你,我們的事……你且放心。”
大喬乖順地點點頭,緩緩放下了車簾。小喬見周瑜果然只顧與黃蓋嘮家常,根本沒留神自己,不由有些失落,可她轉念一想,忽然笑了起來:“姐姐,那日你在河邊說自己答應嫁與樂就,把孫伯符氣了個半死,現下……”
大喬見小喬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模樣,好氣又好笑:“婉兒學壞了,只知道打趣姐姐。”可她心中確實泛起了幾絲憂慮:領兵作戰需要通力合作,若因為自己,令他二人心生嫌隙,豈非害了他們?
孫策周瑜與程普黃蓋一道向營帳走去,孫策低聲問:“這袁術為何忽然要打廬江,真是稀奇。”
程普滿面肅然,回道:“少將軍,以老夫之淺見,你最好即刻去拜訪喬將軍。他是袁術心腹,此次前來,既然是帶兵助你,有些禮數還是要遵循一下的。”
孫策略點點頭,想起方才在陸府那一幕,仍是心有餘悸:“若非公瑾和小喬姑娘急中生智,還未開戰我們便成了陸康那老頭的階下囚了,豈不是要成為千古笑話。”
黃蓋回道:“各路諸侯割據,形勢錯綜複雜,少將軍行事需得小心加小心。若僅憑一己好惡行事,容易遭人暗算啊。”
不待孫策回話,程普便急急插話道:“此事倒不能全賴少將軍。據我所知,袁術之所以討伐陸康,乃是因為陸康拒絕給他提供糧草,還寫信罵他叛逆……”
孫策驚道:“這麼說,陸康那傢伙早就知道袁術會來討伐他?那他為何還如此厚待我?難道是想伺機害我不成?”
“陸康應當不知你已歸附袁術帳下,但他確實對袁軍有所防備”,周瑜邊思忖邊說,“從其得知山越作亂,到出兵討伐,前後不過半個時辰,陸康只怕早已開始磨刀。只是以袁術的脾性,本應該親自討伐,現下卻讓你來作先鋒,又讓喬將軍督軍斷後,顯然是利用我們來替他啃這塊硬骨頭。”
孫策叉著腰,十分不服氣:“硬骨頭?老骨頭還差不多!不過,我看那老頭頗明事理,也不像貪戀權勢之人,若我以理服之,告訴他我此來只為取城,對他陸家和舒城百姓都秋毫無犯,他那麼大年紀了,有何理由拒絕?”
程普附議道:“少將軍英明,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周瑜卻沒有這般樂觀:若真能如此順利自然大喜,若是不能如願,又該如何是好呢?
“話說回來,二位將軍可知道喬將軍此次出兵,帶的是哪位裨將?”周瑜問道。
黃蓋笑道:“是個年輕的小將,比少將軍和公瑾只大一兩歲,名叫樂就。”
周瑜一聽這名字,忍不住無奈而笑。果然,孫策停下了腳步,站在原地,俊俏的面龐登時拉黑,仿若抹了鍋底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