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太子劉禪到了江陵之後,成都的劉備病重。
誰來北伐?
根本沒有人能北伐。
那關中豈不是無憂了?
至於調動兵甲,徵用糧草?
那也很好解釋。
皇帝即將大行,而皇陵還沒有建成,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皇帝的規格將皇陵建起來,這自然是要動員許多人力物力的了。
徵用了幾萬人,那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修建皇陵?”
劉備馬上便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
修建皇陵需要人力物力,可以掩蓋北伐前期準備的風聲。
另外
他身體不適,已經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了。
魏國那邊,早就知道了。
聽到他快要嗝屁的訊息,曹丕必定不會懷疑。
“此計可行!”
為了興復漢室,便是裝一裝病人,那又何妨?
“便按此計行事!”
諸葛亮對劉備的這個反應並沒有詫異。
但是他羽扇輕搖,在一邊說道:“陛下,究竟能否北伐,還要看吳國的反應,殿下到了江陵之後,我們的計策,方可展開。”
還是那一句話。
奇計,只能用一次。
若是一次不成,下一次想要再成事,那就千難萬難了。
甚至是不可能了。
看吳國反應?
身著皇帝袍服,劉備的眼神頓時變得銳利起來了。
他目光似乎看向吳國的方向,那眼神彷彿是在說:仲謀啊!你好歹也是一國之主,是個男人,就硬一次罷!
千里之外的吳國。
建業。
吳王宮中。
身著漢朝使者袍服的霍弋手握使節,面無表情的看著孫權,話亦是鏗鏘有力。
“吳王雖然答應了我大漢的要求,然而我大漢君臣,皆是以為其中有詐,吳王之言,不可信之,若是要取信於我大漢,便要答應下面兩個條件。
其一,將吳國太子孫登,送到成都為質。
其二,為我大漢買三千匹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