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那蕭方也在,臣自然不敢用此一計,多半會為其識破。”
“可若是那張飛,臣自信,此賊絕不可能想到,臣會用蕭方曾經用過的計策,反過來收拾他。”
“故臣以為,此計勝算至少有八成!”
楊阜坦然承認了自己是“剽竊”,卻剽竊的是理直氣壯,且是信心十足。
曹彰剛剛壓下的興奮,重新又被點燃。
“嗯,義山言之有理,自古以來兵法就那麼幾部,卻被後世反覆使用。”
“那鄉野村夫的計策,本王為什麼就不能拿過來,用來收拾張飛那個匹夫?”
曹彰語氣中透出幾分諷刺。
“殿下,楊義山話雖不錯,但我軍凡是與漢軍交鋒,幾乎未有勝績。”
“現下我們只有這最後的兩萬兵馬,何其珍貴,臣以為最好是不要做任何的冒險。”
“臣還是以為,我們當以穩妥為重,還是儘早放棄武威,繼續向酒泉撤退才是!”
郭嘉還是要求穩。
原本以出奇制勝聞名的他,此刻在面對劉備之時,卻失去了出奇的勇氣,反而是力主求穩。
沒辦法,吃蕭方的虧太多,早已被打出了心理陰影。
“是啊殿下,臣也以為,我們當儘量避免與漢軍有任何交鋒。”
“臣也附議郭令君,咱們依原計劃,繼續北撤往福才最為穩妥。”
部將文丑,亦是站了出來附合郭嘉。
作為曾經的袁家舊將,文丑自投靠曹操以來,一直是極為低調。
曹操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從來不提任何建議,只是一味任勞任怨,為曹家做牛做馬。
但這一次,他卻忍不住站出來,質疑起了曹彰的決斷。
沒辦法啊,曹彰若是完蛋了,他將再無路可退,也將隨之覆沒。
為了自保,他只能站出來,勸說曹彰放棄算計漢軍的念頭。
畢竟作為袁紹的舊將,曾經的河北四庭柱之一,他吃劉備和蕭方的虧時,你曹彰毛還沒長齊。
曹彰身形微微一震,臉上的自信再度冷卻了三分,一時沉吟不語。
郭嘉的話提醒了他,令他陷入了種種回憶之中,不免又心生出顧慮來。
“郭令君所言不錯,與那蕭方鬥智,天下沒有誰是其對手。”
“我適才也說了,正是因為那蕭方不在,所以我才敢稱我這條計策,有八成勝算。”
“何況,我軍連戰連敗,軍心士氣低落,正是迫切的需要一場大勝,來重塑我大秦將士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