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懵了。
前一刻,雷薄還在跟自己並肩而戰,死守陽泉城,這後一秒竟然翻臉不認人,反降了劉備?
更在自己全軍覆沒,敗逃歸城之時,突然背刺,給了自己致命一擊!
後邊關羽的追兵已迫近,前方陽泉城門卻不開,自己豈非被堵在了這裡,只能坐以待斃?
張遼越想越覺悲憤,刀指雷薄大喝道:
“雷薄,你這不忠不義之徒,你焉敢背叛溫侯?”
城頭上。
雷薄卻面無愧色,只冷冷道:
“我本為袁術部將,袁術被殺之後,被迫轉投至呂布麾下。”
“我既非呂布之臣,對他何談忠義?”
張遼被懟到無言反駁。
雷薄接著面露諷刺,冷哼道:
“再者呂布反覆無常,幾次弒父背主,乃世人皆知的四姓家奴。”
“他自己都不忠不義,又憑什麼讓我們對他盡忠?”
“我今日所為,不過是上行下效,學他罷了。”
張遼語塞,憋到面紅耳赤竟是回罵不出。
沒辦法,誰讓雷薄罵的是句句屬實呢。
先殺丁奉,再殺董卓,為劉備收留而背刺劉備,認袁術為義父而圖謀袁術基業…
呂布樁樁件件的黑歷史,用人神共憤形容可能有點過了,但用卑劣無恥來形容,卻再貼切不過。
正如雷薄所說,你呂布視忠義為糞土,又有什麼臉讓我們對伱盡忠?
“文遠兄,呂布這樣的人,不值得你我為他賠上性命!”
“如今左將軍揮師北上,呂布氣數已盡,我們更不必為他賠葬。”
“你就聽我一句勸,放下手中刀,跟我一起降了左將軍吧。”
雷薄語氣緩和下來,又重新想要說服張遼倒戈。
張遼卻長嘆一聲,拱手道:
“雷老弟,你既是袁術舊將,要背棄溫侯我也無話可說。”
“你能降劉玄德,我張遼卻不能。”
“咱們就此別過。”
張遼亦是有大氣度之人,此刻也理解雷薄的苦衷,遂也不惡語相向,當即拱手拜別。
於是他便帶著三百親衛,向著城北方向而去。
張遼猜想關羽兵馬也就一萬餘人,為伏擊他必定將重兵調至東營,其餘三面圍營兵馬不可能剩多少。
若能突破北面圍營,就能衝到淮水邊,隨便扎幾張竹筏就能順流而下,走水路逃往壽春。
殺聲四面八方響起,到處是塵霧滾滾,到處是劉軍士卒的身影。
張遼一路狂奔,朝陽東昇之時,終於看到了北面劉營的輪廓。
一隊劉軍士卒,卻擋在了大營之前,攔住了去路。
一員虎熊之士橫刀立馬,大喝道:
“吾乃許褚是也,奉蕭軍師之命在此等候多時,張遼,你休想逃得出軍師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