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家強等人就看到文教授他們慢慢走近,一群老頭子不辭辛苦,走路過來,恐怕也就十里香茶有這種魅力。
“咦!楊老他們也來了?”楚家強一眼看見隊伍中間的楊老等老中醫。
一群老爺子軍團浩浩蕩蕩來到山腳,看見落在邊上的茶樹,果然就是快要滅絕的十里香茶,頓時都激動起來。
這個時候,可不單止生物學家興奮,只好好那麼兩口茶的人,看到這滿山的好茶,都會忍不住高興。
“這回好了,不用擔心外面那二十來棵要滅絕的問題。”
“這麼多,以後想喝總能拿到一點吧!”
……
這茶實在太少,尤其是近年來,幾乎是絕了種。僅存的那二十多株本來就怕死掉,誰還會天天去摘葉子?
“快了,還有兩個月左右就能採摘,到時候我親自過來,就不信分不到幾兩。”一個愛喝茶的老中醫開口道。
這種茶比較早,一般在每年雨水節令開採,至清明節令前5天左右結束,所產的春茶都是明前茶。外省的很多知名的綠茶一般在清明節令前5至10天才能開採,即十里香茶春茶採製結束後,外省的茶才剛開始開採。當然,這十里香茶跟其他茶一樣,也分春秋兩季採摘。
“這茶好呀!很久以前喝過幾次。”另一個老人家感嘆道。
十里香茶鮮爽度高,而且只採摘一芽一、二葉,嫩度高,故品飲時對口腔舌面的刺激弱,感覺順滑,鮮甜。
“這茶要求挺高的,採得早、採期短,還要採得嫩。每年雨水節令時開採,清明前五至十天採摘茶葉束。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丁院長雖然不是專攻植物的,但對這種自己有興趣的茶樹,還是有點了解的。
不單這樣,其他炒茶的工序也精細不少。採回的鮮葉薄攤在竹簸箕內,攤放3~5小時,使其散發部分水份。去除青草味氣,便於炒制。主要工藝分殺青,攤涼回潮、煇鍋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擄、抓、扣、撳、壓、推、磨八種。炒制時根據鮮葉老嫩、含水量高低成形度靈活變換,因勢呵成。
總之,就是挺麻煩的。
“這座山也列為保護單位吧!”一個生物學家建議道。
茶山村的村長等人就急了眼,這被列為保護單位,那豈不是沒他們份了?他們可是知道,那些什麼保護區,就是不準人進去溜達的。
“這……這……”這村長有點後悔讓這些生物學家過來了。
楚家強看出這些人的擔憂,笑道:“這被列為保護單位,只是說明上面的茶樹要被保護,不許砍伐之類,但正常採摘,獲得的利益還是你們的。”
那些生物學家也是一愣,隨即笑著將事情解釋清楚,才讓茶山村的人鬆了口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