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的話,就不要解釋了。”沈清明還在對之前在地宮外葉榕樹攔他那一下耿耿於懷,態度明顯不如之前那麼和善。
沈清明做過戰隊隊長,論調節隊內氣氛,維繫人際關係,所有參賽選手之中,不會有比沈清明更擅長此道的了。
他之所以突然懟葉榕樹,並不是失了智,而是在試探葉榕樹。
小隊裡面的其他幾人,沈清明對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唯獨是這個葉榕樹,沈清明對他毫無瞭解,別說性格愛好了,就連葉榕樹本體是男是女都不清楚。
這樣突發性的小矛盾,有助於彼此瞭解。
當然了,上面的原因還是其次。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沈清明對葉榕樹不爽。
無論是之前的那一攔,還是剛剛葉榕樹的裝腔作勢,都讓沈清明很不爽。
滿意或不滿,在隊伍管理之中,兩者並沒有高下之分,這只是兩種情緒狀態的形容詞。
讓小隊隊員全部達到“滿意”的狀態,固然是最好不過,可為了達到全員滿意的狀態,而付出太多努力的話,則未免有些顧此失彼。
在以上精神的指導下,上位者對於不滿有三種處理方式:壓制,安撫和引發。
壓制很好理解,就是用各種手段將眾多不滿統統壓下,只要不滿沒有表露在明面上,就當做沒有不滿。這種方式成本最低,但是隱患最大,壓抑過久的不滿一旦釋放,破壞性會遠超當初。
安撫是壓制的反例,上位者在察覺到員工手下滋生不滿情緒之後,運用手段使其滿意。這種方式成本最高,隱患最小。但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味讓步只會讓安撫失效。
引發是選擇把不滿之情公開化,將情緒轉變為事態,在不滿成長為敵意之前,提前引燃心中的火種,讓衝突在可控範圍內爆發。
很明顯,沈清明就是“引發”理論的執行者。
小隊中的其他三人,都沒想到往日裡一向好脾氣的沈清明,會突然對人發難,彼此面面相覷,不知應該做些什麼。
葉榕樹先是一愣,然後十分認真的對沈清明道歉:“對不起,是我的錯。”
沈清明也是一愣,他可沒想到葉榕樹會這麼爽快的認錯。
“我太久沒和人組隊過,完全沒有照顧到你們的感受。”葉榕樹繼續說,“只帶食材不帶成品的原因是大多數成品料理有一個內建的保質期,一旦超過保質期,食用的收益就會大幅下降。”
沈清明聽了,心中知道葉榕樹說的有道理,現在反而有點不好意思,剛才那麼兇他。
“呃,你好久沒和人組隊了嗎?”沈清明顧左右而言他,“我還以為主播會經常和人互動的。”
“你說的沒錯。”葉榕樹有點落寞的說,“事實上,只有我很少和別人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