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一零年代的《南山南》。
代表二零年代的《像我這樣的人》。
代表著過去的《水手》。
代表著網路的《客官不可以》。
代表著未來的《青花瓷》。
但是,很多人分析著分析著,突然沒有了底氣。
就比如《客官不可以》絕對不是韓舟能寫得出的最好的歌,這似乎不是要爭什麼第一網路歌曲這個地位而誕生的歌曲。
而純粹像是為了好玩兒,為了玩兒。
甚至於這首歌是韓舟和安嵐一起唱的,唱的時候,放棄了所有的歌唱技巧,唱的時候純粹的在表達情緒。
當一張專輯裡出現了《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青花瓷》時,在出現《客官不可以》,彷彿太奇怪了。
整個音樂圈的人都在討論,很多大UP主都在猜測這張專輯的用意。
很多人都在想這究竟是為了什麼。
以至於問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整個《侏羅紀公園》的劇組很多人都在幫網友帶話。
“韓導,粉絲讓我代他們問一句,新專輯到底要表達什麼。”
“老韓,你得歌迷瘋了,把我的微博爆破了,讓我問問你……”
韓舟最終還是在片場抽空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
名字叫做《這是一張寫給我自己的專輯》。
開篇第一句話,就說明了這張專輯的主題。
“這張專輯,是送給每個時代不同歌迷開啟記憶的鑰匙。”
“在我長大的過程中,音樂對於我來說是變化的,從8090年代的曲風,到彩鈴時代的曲風,到網路時代的曲風,到電子專輯時代,再到新網路時代的曲風。”
“而我聽歌的東西也是變化的,我用隨身聽聽過歌,用復讀機聽過,用大音響聽過,用MP3聽過,用MP4聽過,在電腦上聽過,在手機上聽過。”
“所以,我在寫專輯的時候想了很多,我想用一張專輯概括整個流行樂發展的歷史,但是後來我發現我想多了。
為了80年代,我寫了《一無所有》《我終於失去了你》。
為了90年代,我寫了《吻別》《傷心太平洋》《濤聲依舊》。”
“我沒辦法用一張專輯來概括音樂史,也沒辦法用一首歌代表一個年代。”
“但我可以用一首歌,讓大家感受到曾經的記憶曾經的感覺。”
“所以,我挑了一首最適合收音機播的歌,放在80,寫了一首最適合錄音機的歌放在90,寫了一首適合CD的歌放在00。”
“所以,連我自己都沒辦法選擇出哪一首歌能代表哪個時代,我又怎麼會想用一張專輯去挑戰音樂史呢?做這方面猜測的樂評人和UP主們,失算了。”
“歌,是我寫給大家聽的,不是寫給獎項的寫給榮譽的,所以,大家還是去聽歌吧。”
韓舟還真就說的是實話。
就好像選擇網路歌曲時,有很多優秀作品可以選。
絕對一放出來,就讓歌迷感覺回到了十五年前。
但是,安嵐在韓舟做準備時,知道了框架後,就說合唱歌曲能不能是網路歌曲風格的。
她想要唱。
韓舟毫不猶豫就選了《客官不可以》。
因為安嵐長大的過程中,就是聽著網路歌曲長大的,這種深入記憶之中,永遠抹不去的感覺,哪怕在她的音樂素養到了今天這個程度後,也不會認為小時候聽過的歌就不好聽了。
所以,韓舟想要用自己的記憶,去擊敗別人的記憶,本來就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牛嗶如《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也不見得能讓所有八十年代的歌迷都服氣,畢竟當年的好歌也多了去了。
所以,這張專輯,就如韓舟所想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