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問題,還在《霸王別姬》原版導演陳大導身上發生了。
各路影評人,導演,業內人士,逮著那個誇啊,就挑他最強的‘鏡頭語言’誇。
誇到陳大導產生了一種錯覺。
認為自己的電影不說人話,不用臺詞表達,只用鏡頭語言展現,就能完美的展現一個故事了。
陳大導用《無極》來強化自己的特點。
然後,一塌糊塗。
《無極》這個故事,本來其實是有一定的藝術性,也有思考空間的,如果把那些臺詞,寫的有人類平均語言水平一點,就算是沒成佳作,那也不會是超級大爛片。
但!
這部電影,他就是要不說人話。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暴火後,全網嘲諷陳大導。
但其實仔細思考一下,很多電影講述的故事,本來就以小見大,有些人就是把一個饅頭,甚至半個饅頭拍成了經典。
為什麼《無極》不行?就是因為無極不說人話。
鏡頭語言強,就可以代替掉臺詞了?
色彩強,就可以代替劇情了?
這些個大導演在一聲一聲的牛嗶之中,都忘了電影有哪些基本構成了。
應該說,他們清楚,他們比普通人清楚一萬倍。
但就是,不屑於去做。
就好像,聖人。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聖人對於一個成功的人,就是這麼定義的。
對於一個好的君王,就是這麼要求的。
這麼兩句話,蒙學的孩童都看得懂。
但是那些大學究那些大儒,他就是非要去解釋。
做註解釋,解釋不過癮,還寫書解釋。
寫書解釋的不過癮,還要多帶幾個彎彎繞繞的故事再去解釋。
解釋到最後,學儒的學生都懵逼了。
學到最後,各個都沒學到仁義,但是對於仁義典故那倒是張口就來。
各個都假仁假義,個個都要求別人仁義。
大導演們也是這樣的。
明明電影就是,用一個好節奏講一個好故事,讓鏡頭、音樂、臺詞、構圖、色彩都為這個故事服務。
就這麼回事兒,但是他們就要作妖,因為普通的表達似乎已經不符合他大導演的崇高地位了。
今天,韓四升就是故意這麼說話,來幹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故意激怒所有的導演,所有的影評人,讓他們對韓舟挑刺。
不只是今天,還有以後。
以後韓舟但凡做點什麼不到位的地方,都免不了有人想起今天的恥辱,而去鞭撻韓舟。
今天的恥辱?沒錯,韓四升已經確定了,今天來看電影的人,都被他罵了,而且都爆發不出來。
那就是他要乾的第二件事情。
讓國內所有的導演明白自己到底有多菜!
就因為韓四升一席話,現場在接下來的主演們的活動中,大導演們基本上都沒什麼興致,大家都想看看,什麼電影這麼牛逼,把我喊道電影院來,要打我的臉。
《霸王別姬》的故事,其實不算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