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毫無交點的平行線,因為一個人而出現拐點,產生了交集的可能。
這只是一個縮影。
鄧鴻飛效應還在全國各地大小角落裡上演。
他的事蹟激勵了很多人,改變了很多人,這就是競技體育的影響力,也是偶像的力量。
一個正能量的偶像,勢必能帶動範圍性的正面效應。
——
鄧鴻飛當然不知道自己有多麼牛逼。
倒是約翰尼儂忙成了狗。
人家的經紀人都有很多球員。
而他……
現在雖然也因為是鄧鴻飛的經紀人,而不再是當初那個流落街頭的無名小卒。
也有更多的球員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可約翰尼儂覺得。
自己有一個僱主就夠了。
因為想要找鄧鴻飛合作的品牌太多。
體育界的只是一小部分,什麼洗髮水品牌、時尚品牌,歐洲的奢侈品品牌,更有甚者,還有男士內褲品牌。
更別提還有健身房啊,訓練營啊什麼的合作意向。
他現在擠壓的案子已經足夠處理好久,每天都過得充實到不能自己。
約翰尼儂發誓再多幾個球員,他一個人壓根兒就不夠用了。
所以他也萌生出組建經紀團隊的想法。
這次中國行,他找的是中國那邊的經紀公司。
和其他的球星相比,鄧鴻飛現在需要更多的人來為他辦事。
多出幾雙人手,也能解放一些約翰尼儂的壓力。
關於這點,他專程來到聖安東尼奧和鄧鴻飛面對面談話。
想要知道後者對於這件事的想法。
鄧鴻飛倒是沒意見,他也深諳人多好辦事的道理。
而且以自己目前的商業價值和影響力,完全能請得起這麼大一個團隊為自己辦事。
更何況,他還有更大的宏偉藍圖需要去實施,也需要更多的人手。
至於如何選人,他直接推薦了吉諾比利為他介紹的訓練師尼古拉薩穆埃爾。
雖然後者在之前做的更多的是培訓工作,但是他對於體育、尤其是籃球領域很瞭解。
更重要的是,他的思維方式極有洞察力,這一點從無數次與其打交道中深有體會。
鄧鴻飛記得最清楚的就是薩穆埃爾曾經和自己說過一句話,“你作為中國人,背後有其他球員難以媲美的商業市場,所以你遠不止是一個球員那麼簡單,你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你可以為自己,為籃球做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