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的次數太多,你就得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的突破習慣太過於單一,所以要在動作和風格上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還有無球端,你的出手速度需要更快。”
“我研究過你的出手速度,你太過於追求起跳高度和動作的舒展性。”
“這就導致你的出手速度不如顛投這麼快,但另一方面也代表你有更高的出手點。”
“既然你習慣用起跳高度去規避對方封蓋這樣的投籃方式,所以日常訓練的時候,就要儘可能的用這種高起跳投籃方法去投,能增加你在比賽中使用同樣動作的穩定性。”
“至於面對包夾,你現在已經可以處理得不錯,在不少比賽依然能打出可圈可點的表現,我就不多說了,總之,你現在看錄影的同時,也得加強對抗性的訓練,只要對抗足夠好,就能把這堵限制你的牆撞破。”
隨後的一連串賽程,鄧鴻飛漸漸地用他實際行動表現出破牆的決心和實力。
57輪打波特蘭開拓者,鄧鴻飛全場打出23分12籃板10助攻的三雙表現。
58輪打國王,繼續穩定,貢獻27分5籃板9助攻1搶斷。
59輪……28分……
雖然一直沒有過30的高分表演,但表現越發穩定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喜人的現象看得波波維奇和梅西納也都頗為欣慰。
為了鄧鴻飛的成長,馬刺付出了絕對的時間和信任。
當然,他也很爭氣,沒有用太多的時間便走出了撞牆的陰影,開始學會如何應對對手的研究。
“他很勤奮。”
在60輪結束後,波波維奇面對記者的採訪中,認真地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鄧的訓練勤懇程度帶動了我們全隊的一種良好風氣,現在的聖安東尼奧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總冠軍。”
當老頭不打哈哈,開始正經說話的時候,全聯盟都會正視他的決心。
而馬刺,也具備這種令人忌憚的實力。
鄧鴻飛不知道。
波波維奇直言不諱的稱讚,引發了國內球迷的廣泛討論。
不少人拿出了鄧鴻飛的靜態資料還有動態體測資料,以及那些在網上流傳著他揮汗如雨的訓練影片熱議連連。
對於天才,人們更多的是仰望。
但對於努力走向成功,付出超人汗水的那些人,人們更多的會是敬佩,並情不自禁地去效仿。
因為天才他們是上帝的寵兒,他們自身所攜帶的一些天賦普通人再怎麼努力都無法獲得。
只有那些透過努力走到和天才同一高度的普通人,才更接地氣,他們身上也有更多能夠讓平凡人學習的東西。
什麼?你要問我既天才又努力的是啥水平?
那我只能告訴你,是邁克爾喬丹的水平……
鄧鴻飛的出現,給中國籃壇帶來的是一種風氣,是一種楷模,是一種冰封多年的鋒衛線希望。
他和林書豪共同證明了,黃種人不僅能出優秀的大個子,同樣也能出優秀的鋒衛線球員。
於是在各大高校的校隊裡湧現出一股子模仿潮,大夥兒都在模仿鄧鴻飛的訓練態度,以鄧鴻飛那些訓練影片作為最好的激勵性雞湯,激勵自己在籃球這條路上不停的突破極限。
作為手裡掌握鄧鴻飛最多訓練資料的劉敏捕捉到了國內籃球界開始颳起的風,她適時地在直播吧的平臺上放出一些當年鄧鴻飛在大學裡面的訓練實錄。
這些錄影隨著鄧鴻飛的螺旋升空,越發顯得珍貴,一放到網路平臺,立馬就被瘋狂轉載……
&n。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