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勇士帶進套裡了。”
波波維奇在每個球員的身上掃了一圈,“勇士就想和我們打外線,我們外線雖然也不錯,不過我們不能掉到他們喜歡的節奏中去,所以我們應該用己之長,克敵之短,一會兒,以鄧肯為軸心。”
“其他所有人都打無球。”
“透過跑位來調動進攻,來牽扯對方的防線。”
“儘可能給鄧肯拉開單打的空間,鄧鴻飛,你手感好,跑位具備侵略性一點,不過要少持球了,進攻儘可能的不要從外線發起。”
“他們防內線很吃虧,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嗎?”
“明白。”
鄧鴻飛當然理解主教練的安排佈置。
不過作為當事人,他一時間還是難以理解,為什麼自己表現得不錯,效率挺高,還要將陣地轉移到內線去。
但緊接著,他明白了。
誠然,馬刺的外線配置也很不錯。
在普通球隊中,肯定會堅持外線打法。
可對馬刺來講,他們有更優的選擇。
兩者相較,擇其優。
波波維奇的思路沒有錯。
勇士在庫裡的節奏掌控下依然打得很快,馬刺的陣地則是轉向裡面。
他們更加穩定。
鄧肯為軸心,迪奧靈活機動,穿針引線。
這時候,鄧鴻飛和倫納德的出色無球能力就發揮了出來。
兩個人就像是順滑的蠶絲,在迪奧這根繡花針的策動下,迂迴周旋。
克萊湯普森和巴恩斯都是防守能力不錯的球員,可在這兩個滑得跟個泥鰍一樣的人和馬刺這臺龐大的團隊機器面前還是難以步步緊跟。
幾個擋拆和傳導球便空出位置。
交到倫納德的手上。
倫納德瞄了一下,感覺節奏有點不對,於是放球矮身向內加速,行雲流水地三大步持球大勾手拋進!
“不錯。”
現在全隊的運轉節奏令波波維奇頗為滿意。
內線雖然一次只有兩分,但無論如何都要比三分球的命中率更加穩妥。
即便是在當今小球越來越盛行的聯盟,波波維奇依然堅守著傳統的思想。
儘管他在自己的戰術裡面也融合進了小球的思想,可這並不代表他會像其他教練那樣,徹底放棄中投。
將大量的出手集中在三分線外。
然而金州勇士這支球隊的確有它的獨到之處。
最大的發起點就是史蒂芬庫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