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峨眉山的景色是迷人的,過往種種都像是雲煙那般被其所誘埋。朝廷也好,江湖也罷,似乎都像是翱翔於懸崖峭壁間的白鶴,漸漸遠去,卻又抬眼可望。
向無情並沒有將李白給囚禁,也沒再來找李白麻煩,這或許是因為了劉霜的原因,這是值得慶幸的事。但不值得慶幸的是,此間的李白還沒有看清劉霜的真面目,以為劉霜仍舊是一個單純善良之人。
這不怪李白眼拙,只能說劉霜隱藏的實在太深,連孟浩然都被她給騙得團團轉,和李白一樣以為她是個善良的峨眉弟子。不過又值得慶幸的是,李白雖依舊身處在這峨眉山中,但是卻開始和劉霜保持起了距離。
每每劉霜找上門時,李白都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若是碰到避之不及的時候,孟浩然總會在關鍵時刻出面幫忙,邀約李白踏乘輕功,飛向那僻靜之所。
此後二個月裡,李白一直待在峨眉,每日除了修煉武功就是研習詩書。一切都變得井然有序,向無情還特許了李白進入峨眉藏經閣翻閱各種典籍,而這還得歸功於師傅東巖子趙蕤。
李白書信了一封回青蓮問候報平安,李客和月娃回信是說,吳指南要回誅仙觀一趟,問李白可有甚話要帶給東巖子趙蕤的。李白就說讓師傅書信一封給向無情,看能不能放了自己。
後來也不知趙蕤到底和向無情說了些,但從那以後,向無情就允許了李白進入藏經閣。就連之前不讓任何人進的有些峨眉禁地,向無情都允許讓李白進了,也不知究竟為何。
唯一知道的是自從有了峨眉藏經閣後,李白大部分日子就都沉浸在了書本里頭。除去一些常見的典籍外,峨眉藏經閣裡有很多經書是李白已經沒有見過看過的,甚至有一些都聽所未聽,聞所未聞。
從正史到野史再到秘史,從先賢聖人再到無名簿錄,各種經書典籍都應有盡有,簡直叫李白目不暇接。每每閱覽之後,李白都會有一番新的感悟,並對一直所追求的劍術之道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說到劍道之術,李白當前最感激的就是孟浩然。二月來,孟浩然幾乎每日都陪著李白練劍,並將自己對劍道的理解傾囊相授。
本來孟浩然想把自己的武學全部傳給李白的,對此李白也很是高興,可後來卻還是拒絕了。這當中原因是李白覺得自己不能再去修煉其他武功,說,學百技,不如精通一技。
況且李白還有著自己的追求,那就是將自己所創的字法輕功和字法劍術研修到大上乘境界。這是受了鳳殺和東巖子趙蕤的影響,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打算教李白甚樣厲害至極的武功,而是隻把武學的心得說給了李白聽。
而這些武學心得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就好比那些先賢聖人將一切經驗總結在經書裡一樣,可以指引著後世之人少走彎路。所以,李白沒有去修學孟浩然的武功,而只聽取了孟浩然的武學心得。
除此之外就是和孟浩然談及詩賦,李白漸漸的也在這方面越來越佩服孟浩然。孟浩然的詩賦著重於田園山水,和李白不同,孟浩然的詩賦在字裡行間更加細膩,猶如巧婦雕花那般。
李白閱覽了許多孟浩然的詩集,譬如《春曉》、《過故人莊》、《宿建德江》等等等。此中李白最喜歡的是孟浩然的《涼州詞》:
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
胡地迢迢三萬裡,那堪馬上送明君。
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遊俠兒。
一番相處之後,李白還作了一首詩賦給孟浩然,以此表達自己對孟浩然的敬意,詩曰: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