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是那麼地藍;人,是那麼地慘。
隨著清風拂來拂去,左義丘等叫花欺人不成反被揍,鼻青臉腫慌慌狼狽逃去。咚咚鏘大叔和突厥百姓確定李白沒甚大礙後,也紛紛拱手施禮,漸行漸遠漸散去。
“小白!”樂奴知李白沒事,終見心安,高興起來。不禁之間,甚覺得眼前李白渾身都透著一股不凡,刮目相看道:“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在突厥有如此風望。快些和阿姐說說,百姓是因何事,而如此愛戴關護你?”
“樂奴阿姐!”李白不答,卻問:“你進城門時,可見到旁邊有個廟堂?”
“見了!”樂奴皺眉生疑,不懂李白問這個作甚,一頓,說:“阿姐還去裡面燒了幾炷香,拜了拜裡面的神!”
“樂奴阿姐!”李白:“那你可覺得靈驗?”
“應是靈驗吧!”樂奴無邪,回道:“阿姐聽人講說,廟堂裡供奉著的是突厥國第一神明,出世不久,就可騎著鎮國神獸到處翱飛。五歲,就可呼龍喚鳳,化鯤鵬泥船渡海,救得突厥三十多萬百姓。十歲,就觀盡四海奇書,詩詞歌賦也好,又或者棋琴書畫也罷,造詣皆是高深莫測,叫世人所歎為觀止,望塵莫及。若是阿姐能得見這神明一面,此生無憾矣!”
“嗯!不錯不錯!”李白雲淡風輕,點點頭:“說的頗挺細緻!”
“對了小白!”樂奴從萬千敬仰中忽地回神,道:“你問這個作甚?”
“沒甚沒甚!”李白擺擺手,說:“我們走吧樂奴阿姐,去琴坊。現在午時已過,那些個琴師們也應該起來了,我們若是去得快些,或許還能同他們一起用膳。”
“嗯!”
樂奴頗是單純,被李白如此這麼一繞,便將方才疑惑恍恍惚惚忘掉。應得聲後,就快步緊隨,跟著李白去往琴坊。
此間風雲不起湧,倒是才剛到琴坊門口,就見月娃慌慌忙忙,百般擔心迎了過來;拉著李白便是一番噓寒問暖。
罷後。
“娘!你看!”李白拉著月娃來到樂奴面前,道:“這便是樂奴阿姐。”遂又對樂奴說:“樂奴阿姐,這便是我娘。”
“小女樂奴。”施禮:“見過夫人!”
“樂奴姑娘客氣了。”月娃也施禮:“今日若非姑娘仗義相救,白兒恐怕將有性命之危。”
“夫人言重了!”樂奴有禮說:“小白學了夫人教的功夫,厲害得緊,才只一招便把那惡人打得落花流水,反是小女給百姓們添了些麻煩。”
“樂奴姑娘說笑了!”月娃見樂奴如此知書達禮,心裡很是喜愛。一轉,道:來“樂奴姑娘,裡面請,我已差人備了些飯菜,我們邊吃邊聊如何?”
“多謝夫人美意!”
樂奴沒有拒絕,她確實餓了,李白亦是。遂,一眾人等就鞋履踏步行,入得琴坊,至到廳堂,以禮落座。才不大會兒,那些個侍從奴僕便手端佳餚盤,紛然而來,讓整個屋子頓間飄滿飯色食香,勾得人口水直流,肚腹咕咕。
隨著一番笑笑閒聊,月娃更是對眼前這玲瓏女子樂奴,喜愛得不行。想認為姐妹,哪知又和李白稱呼成姊弟;想認做乾女兒,可自己又比樂奴大不了幾歲,不適。
心裡萬般糾結,也萬般惋惜,更萬般不捨。一聽樂奴會撫琴,便生了個主意,想把琴坊送給樂奴,讓樂奴往後伴在自己身邊。但還不等開口,樂奴卻已看穿她這番私心,當即回以委婉,推辭拒絕之。眼看此番,月娃也不好得再行多說,只能在心裡嘆惜不止,覺得如此美玉,不該出落於塵俗之間。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