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
轟炸機從空中飛過。
三千米高空顯得非常安靜。沒有人說話。
只有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
很擔心地面日寇可能聽到。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有些緊張的。
長途遠征,風險還是有的。
機械師忙碌的檢查所有危險部位。生怕出事。尤其是斷裂、洩露、起火。
如果有,就必須儘快處理。
如果無法現場處理,就必須儘快跳傘求生。
因為這些轟炸機的出勤率太高了。已經連續出動三次了。都是長途。
按照操作規程,每次飛完2000公里航程,都要進行大保養的。有很多的零部件需要更換。否則,就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遠端轟炸機本來就比較脆。因為負擔重,距離遠,長時間高強度工作。
幸好,張庸對黃志成有信心。
黃志成的保養,還是非常規範的。很有責任心。
同時,系統送來的零部件也是足夠的。所有的易損件,都能找到備用的。
甚至,系統送來的備用件,質量似乎更好。
張庸曾經異想天開。
不知道用系統提供的備用件,能不能組裝一架新的飛機?
後來得到的答案是不能。因為沒有那樣的技術。也沒那樣的裝置。光一個發動機,就無法吊裝。
馬丁139WC轟炸機,裝備兩臺大功率發動機,都是非常沉重的。
飛過安慶……
飛過金陵……
逐漸靠近東海。
空指部地圖顯示,三艘日寇航母就在附近。
仔細判斷距離。又是在馬丁轟炸機的極限航程上。需要儘快的將炸彈扔掉,然後返航。
為了保證有返航的油料,每艘轟炸機攜帶的都是150公斤航彈。總共四枚。而不是正常負載下的250公斤航彈。炸彈威力降低,造成的傷害當然也會降低。
50公里……
30公里……
發現日寇驅逐艦。
五艘。成扇形分佈。組成防衛圈。
但是,西面的驅逐艦並不是最多的。東面才是。足足有十艘。
都是峰風級、野風級、神風級之類的老古董。
只有一艘睦月級是最新型的。
看來,日寇海軍馬鹿最擔心的,其實不是來自華夏大陸的威脅。而是來自東邊的海面。來自美麗國。
廣袤的太平洋,能夠和日寇海軍馬鹿掰手腕的,只有美麗國海軍。
當年的大白艦隊,展示了美麗國海軍的實力。同時,也讓日寇海軍馬鹿暗藏復仇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