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我沒辦法搞到武器。只能搞到彈藥。”
“非常感謝你的誠意。”
“應該的。對了。白長官去哪裡了?”
“去阜陽了。”
“戰況如何?”
“比較激烈。陣亡了兩個團長。”
“哦……”
張庸點點頭。
看來,戰鬥的確很激烈。
須知道,48軍,是經過他張庸“督察”的,
換言之,就是經過他張庸強化的。彈藥充足。人員也相當充足。
縱然如此,還是陣亡了兩個團長。
檢視空指部地圖。
阜陽那邊,日寇集中有75毫米山炮和105毫米榴彈炮。
對於沒有重炮的48軍來說,的確是很大的麻煩。平原地區作戰,大部分傷亡都是來自炮擊啊!
不過,這件事,他就沒有必要過問了。小諸葛就在前線。
48軍的前身是15軍,是小諸葛自己的起家部隊。對方肯定不會疏忽大意的。
“有件事……”李長官欲言又止。
“什麼事?”張庸判斷這件事多半和老蔣有關。
果然,李長官緩緩的說道:“委座正在安排人和日本人談判……”
“是議和嗎?”張庸悄悄的皺眉。
“是的。”
“什麼條件?”
“我不清楚。我沒參與。”
“是嗎?”
張庸其實是有些擔心的。
擔心優勢在我會放棄華北,放棄東三省。
日寇現在遭受重大挫折,估計也會積極議和,然後緩兵之計。
老蔣是真的想議和。想要保住自己的基本盤。
但是日寇的議和,完全是做戲,是拖延時間。
利用虛假的談判,矇住老蔣的眼,然後拼命的向華夏增兵,發動更大規模的戰事。
在抗戰初期,日寇的補充能力還是很強的。兵員完全不缺。
那些滿腦子狂熱的日寇青年,還沒死光。
只要一張紅紙,就可以將它們招攬入伍。然後送來華夏充當劊子手。
“你怎麼看?”
“我?”
“對。張專員。你對和談怎麼看?”
“和談是不可能和談的。這輩子都是不可能和談的。必須打到日寇無條件投降為止。”
張庸毫不遲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