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肯定會想到這個辦法的。
它們會瘋狂的轟炸金陵,迫使他張庸前往金陵。
金陵是國都,比江陰要塞重要。
金陵有兩百萬老百姓。
迫於各方面壓力,老蔣肯定會命令他張庸去金陵。
即使明知道張庸離開江陰要塞,要塞可能會陷落。
日寇陽謀。無解。
一旦他張庸離開江陰要塞,日寇就會瘋狂對這裡發動進攻。最終拿下。
同時,日寇還會繼續對金陵發動空襲,將他張庸牽制住。使他無法離開。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江陰要塞陷落。
江陰要塞陷落,日寇就會集中全部力量,猛攻金陵。
金陵無險可守。
最終也是抵擋不住的。
最終只能是主動放棄。
唉……
獨力難支啊!
就他張庸一個,分身乏術。
戰爭,不是某個人的舞臺。不是個人英雄。是團體戰鬥。
事實證明,果黨這個團體,綜合戰力真的很一般。
可以肯定,他張庸如果離開江陰要塞,這裡絕對是守不住的。
哪怕杜松嶽慷慨赴死,也無濟於事。
“專員,你去吧!”
“唉……”
“我負責鎮守要塞。直到戰剩最後一人。”
“……”
張庸沉默。
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擊落飛機的喜悅,一掃而空。
事實上,他並沒有什麼喜悅。
小小的戰術勝利,是不可能彌補戰略上的巨大溝壑的。
在武漢會戰之前,日寇的綜合實力,確實強大的過分。
日寇積蓄的巨大力量,還沒得到釋放。
華夏是無法招架的。
安靜。
只有江風吹拂。
良久。
“等待統帥部的安排吧!”
張庸最後說道。
安慰的話沒必要。無需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