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張庸絲毫都沒在意。他也沒有參與戰鬥。而是在後方琢磨。
要不要將駐守蘇州的100軍撤到江陰要塞?
只有黔軍103師,力量不足。無法有效反擊。容易打成拉鋸戰。
反擊必須速戰速決。必須在一個晚上解決。
必須又快又狠。一擊致命。
他負責督察的另外一個軍,67軍,目前已經撤退到金陵城外。
根據統帥部的安排,67軍負責駐守紫金山。那裡是金陵周圍的制高點。肯定是日寇瘋狂爭奪的物件。
可想而知,一旦日寇逼近金陵,67軍必定會陷入苦戰。
將67軍安排在紫金山,估計又是何應欽或者陳誠的建議。都是用他張庸的部隊來打最艱難的仗。
名義上,是他張庸督察的部隊戰鬥力強,值得信任。但是實際上,打著打著,部隊就消耗光了。
但是張庸沒有異議。
駐守紫金山。非常符合他的意思。
只要守住紫金山,日寇就沒辦法入城。會被居高臨下攻擊。
其實,只要守住紫金山,就能做很多事。
所以,67軍不能動。
只有100軍可以抽調。因為蘇州是可以放棄的。
放棄蘇州,後撤到無錫。正好可以縮短戰線。和江陰要塞形成犄角。同樣能攔截日寇。
不過,放棄蘇州,需要統帥部的命令。也就是老蔣允許。
請示是麻煩事。但是不請示吧。老蔣又特別小氣。讓他放棄一個地方,彷彿是割他的肉。
印象裡,老蔣好像從來都沒有主動放棄過某地。
都是要求死守、死守……
跟小鬍子是如出一轍。
然後地方沒了。守軍也沒了。嗚呼哀哉。被反推。
必須琢磨個變通的辦法……
“轟……”
“轟……”
有炮彈落在附近。
張庸完全不在乎。
都是小口徑的炮彈。九二步兵炮。
在日寇的150毫米榴彈炮到來之前,他完全沒有在怕的。
哪怕是日寇的105毫米重加農炮,他也有辦法可以阻擋。
最終……
下定決心。
命令段興道指揮167師在蘇州作戰,攔截日寇。
段興道是100軍的人。他在那裡,表示100軍沒有離開。100軍的主力,正好秘密撤退到無錫。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