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星艦完成了躍遷測試,在十五天之後才回返。
按說無需使用這麼長時間,只要確定新的躍遷點穩定,就能回返了。
然而這個穩定不能只靠直覺,必須要有大量的資料支撐。
銀杉和小湖耽擱的這些時間,就是收集各種資料。
現在可以確定,對面的躍遷點確實空曠得可以,而且空間相當穩定。
就已知的情況來分析,重複躍遷不存在任何的風險。
除此之外,他們也大致確定了礦產星體的方位。
不過要趕到那個位置,還要航行半個月左右。
“到了那裡再找新的躍遷點吧,”曲澗磊做出了決定,“現在兩艘星艦一起過去。”
再次躍遷之後,大家衝著規劃好的方向前行。
還真是用了半個月時間,眾人找到了那顆星體。
星體的直接超過了兩千公里,有稀疏的大氣層,星體表面是以雙核汞礦石為主。
這麼小的星體,居然能有稀疏的大氣,跟汞礦石的密度有直接的關係。
可是雙核汞礦石,在太空中是相當垃圾的玩意兒。
不但隨處可見,也不具備任何開採的價值,開採過程中一不小心,還有可能中毒。
甚至這些稀疏的大氣中,也有些微的汞元素,長期在這裡工作,一定要做好防護。
這顆星體上,也有人打過礦洞,嘗試能不能發現別的礦石。
別看這裡距離昆海星非常遠,但是明珠星域開發得太久了,有探險者來過這裡很正常。
只不過那些人打的礦洞位置都不對,並沒有發現這顆星球上,有大量的能量石礦。
——理論上說,雙核汞礦石的周邊,出現能量石礦的機率也非常非常低。
對於兩艘星艦上的人來說,這點毒性和些微的輻射,問題都不是很大。
星艦降落之後,大家開始探查能量石礦的儲藏量。
曲澗磊並不是全能的,好在有小湖這個人工智慧幫忙。
在來之前,他倆就惡補了不少能量石礦的資料。
分析了兩天之後,得出的結論也是:該星體確實存在最少幾千億塊的能量石儲備。
至於具體的儲藏量,目前沒必要花更多時間去探查,只要確定數量不少,那就足夠了。
確定了儲藏量之後,大家放下了心裡最大的石頭。
曲澗磊再次做出了決定,“在附近找一個合適的躍遷點吧,要不然路上耽擱太長。”
兩艘星艦分頭行動,六天之後,終於選擇了一處新的合適躍遷的地點。
而這處躍遷點距離礦產星體,不過是三天的航程。
要不說曲澗磊在很多方面,具備無可替代性,光是他和小湖的配合,足以吊打各路專家。
換一個專家團隊來,確定一個新的躍遷點,光是論證起碼就要半年時間!
確定了躍遷點之後,兩艘星艦一前一後迴歸。
1314從抵達明珠星域,到結束這次探礦,前後又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等他們回到昆海星外圍,營養劑安排的礦業公司已經抵達周邊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