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殿下,光輝教團的一位主教向我們提出抗議,說您任命的遠航者海港總督,苛待他們的信徒。”
“奧!”
諾亞不以為意地應了一聲。
言靈·帝皇可以讓他任意地降臨到每一處信仰節點中,因此人口眾多的城市村鎮中的金龍聖像,都可以容納諾亞的意識。
可言靈·帝皇的作用並不止於此,諾亞最近才發現,那些受他的生命氣息影響,連續多次進化,生命形態已經完全改變的龍之妖精,對於他而言,就是行走的信仰節點。
每一位龍之妖精都可以承載他的意識,尤其是那些對他有狂熱崇拜的龍之妖精,在他開啟言靈,看到的信仰視界中,一個個就像小太陽一樣。
那位被他派遣到東方海岸,擔任總督的龍之妖精,對他的信仰之狂熱,在百餘名龍妖精中,也是出類拔萃的。
因此,諾亞可以無視空間距離,降臨在她身上,不過諾亞的每一次降臨都非常小心謹慎,他這對這道言靈的運用,目前還在探索當中。
不過,哪怕只是用來檢視訊息,這道言靈都稱得上是神技。哪怕是相隔數千裡的海港城,諾亞也瞭解得七七八八,尤其是那位總督針對光輝信徒所作出的一系列舉措。
乍看之下,擁有同一信仰的虔誠信徒非常恐怖,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激增,最合理的解決方法,似乎只有分而治之,也就是將這些信徒全部接收,然後分開遷徙到各地。
只要聚集一地的信徒數量足夠少,那麼作為凡人,他們的信仰再虔誠,其唯一的用途也只有給信仰的神靈提供力量,除此之外,再無用處,翻不起什麼風浪。
可分而治之,除去透過行政手段進行干預,在地理上分散這些光輝信徒,還可以從經濟物質上,進行離間。
區別對待永遠是最有效的分化手段,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當虔誠的信徒發現,自己每日對神靈祈禱的回報,日子過得還不如那些賣苦力的泥腿子後,心中難道就不會有半點動搖?
嘴巴可以強硬地宣稱對神靈的信仰,腦子也能夠幻想死後升入神國後所享受的榮光,但都沒有被填飽,或者是被噎得難受的大餅塞滿的胃囊可不會客氣。
當然,正常情況下不是如此,擁有虔誠信仰的信徒,是能夠得到當地教會的定額物資供應,基本上是一人信教,全家吃喝不愁——信教者至少是虔信徒,普通的淺信者就別想了。
可問題是,這群教徒是逃難來的,逃難能有東西吃就不錯了,哪有挑三揀四的資格?他們登臨靠岸的海港城,更是一座剛建起來沒多久的崗哨,都不具備作為城市的基礎功能。
在這等情況之下,能吃上大餅,說是神靈的恩賜,也確實不為過,畢竟一張餅要跨越上千公里的距離呢,這運輸成本就擺在那裡。
先保證信徒的生存,然後再逐步改善其信徒生存條件,照常理來說,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那裡偏偏就有一位能夠不照常理出牌的妖精總督,還有一群逐利而來的商人。
於是,海港城就出現了一群每天去出賣勞力,乃至減少禱告時間去掙錢的光輝信徒,其小日子過得比每日虔誠祈禱的虔信徒更好的局面。
這種情況,在教會力量穩固的地區是不可能出現的,也就只有在海港城這種連最基礎的糧食供應都沒有辦法保證的特殊地區,才會出現如此奇景。
不過,最有趣的當屬於饞急眼的虔信徒,因為犯下了偷竊行動,被負責執法的妖精當街抽了三鞭,抽得就剩半條老命,而剩下的十二鞭,則是等他傷好之後再繼續。
雖然當地有信徒因此而聚眾抗議,但抗議人群全都被總督以擾亂當地治安為罪名,全都給抓進去了。
最後還是一名聖武士看不下去了,出面給保了出來,至於那名偷魚餅的信徒,他們也不願意管。
畢竟那名被抽的信徒是因為盜竊罪,這與聖武士打擊邪惡,維護秩序的信念是衝突的。
雖然偷的只是幾塊魚餅,但其性質就是在犯罪,最後一次還是性質更為惡劣的搶劫。
不過聖武士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意見,因為當地的總督雖然是在依法辦事,可她的法只是在懲戒偷竊者的時候有效,對於當地的勞務工人,他們所受到的待遇,明明是屬於非法行列,但這位總督卻不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