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易忠海兩口子在家裡招待拜年的鄰居,李平安帶著丁秋楠出門開始挨家挨戶拜年。
院裡鄰居轉完以後,李平安回家把腳踏車推出來,拿出準備好的禮物,和易忠海打了聲招呼後,帶著丁秋楠離開四合院,往別處拜年去。
今年要拜年的物件一些同事就不說了,像是陳有福,李懷德,王仰芝這三位家裡是一定要去的,不去就是自己不懂事。
走出衚衕,但凡是遇到熟人,李平安都會停下腳踏車,和對方互相說聲新年好。
一路走走停停的,終於趕在上午前結束了今天的拜年工作,陳有福,李懷德,王仰芝這三位都可以稱得上位高權重,今天去人家家裡拜年的人可真不少,李平安和丁秋楠過去,也沒說兩句話,簡單的說幾句吉祥話,留下禮物,就告辭離開。
最後一家是在王老師家裡,李平安今天過去拜年的時候,除了幾位師兄一家外,還見到了王老師在外地工作的兒子一家。
王老師的兒子在外地某保密單位從事研究工作,工作十分繁忙,有時候一年都不能回家一次,今年好不容易有了假期,昨天晚上才到的四九城。
本來今天中午李平安是準備留在王老師家裡,陪著王老師老兩口吃中午飯
的,但是既然人家兒子回來了,李平安也不打擾王老師家裡難得一次的團聚,婉拒了王老師中午留下吃飯的邀請,和幾位師兄一起告辭離開了王老師家裡。
回到四合院,易忠海夫婦正在吃著昨晚的剩菜,看到李平安小兩口回來,有些好奇的問道:「你們倆怎麼回來了?不是說中午要在你老師家裡吃飯嗎?」
「昨天晚上我老師他兒子回來了,中午就不打擾人家團聚了,我就帶著秋楠回來了唄」隨手拿了個饅頭,一邊吃一邊回答易忠海的問題。
聽到李平安這麼說,易忠海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你做得對,是這個理,人家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打擾人家團聚確實不合適」說道這裡,易忠海停頓了一下,然後重新說道:「你下午別忘了回去給你爹孃和爺爺燒紙,這個事不能忘」
「這個事怎麼能忘呢,我剛回來的路上還和秋楠聊這個事了,路途有些遠,等會吃過飯就出發,晚上應該能趕到」
李家村距離四九城確實有些遠,開車的話還好,騎腳踏車的話沒有五個小時根本到不了。廠裡的小吉普過年期間確實不能開出來,除了蹬腳踏車去,沒有其它辦法。
中午吃過飯,李平安和丁秋楠收拾過上墳用的東西,告別易忠海夫婦,騎著腳踏車往李平安的老家趕去。
還好今天公交車並沒有停止執行,李平安能坐著公交車到郊區後再騎腳踏車,如果一路騎到李家村,那李平安這雙腿就別要了。
從郊外終點站下車,李平安騎車帶著丁秋楠,沿著土路氣喘吁吁的往李家村的方向騎。
大概騎行三個小時左右,終於趕在天黑前趕到了李家村的村口。
李平安沒有選擇直接回家,而是騎著腳踏車來到了三叔李山河家裡,年前來收兔子時,李平安和三叔說過大年初一要回家上墳的事,李山河給李平安準備的有晚飯,先過去跟三爺三奶拜個年再說。
這個時候正是飯點,滿村都飄著兔肉的香味,騎了一下午的腳踏車,現在的李平安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了,聞著肉香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來到李山河家裡時,李山河一家正在忙碌的準備著今天的晚上,自從李家村的人開始賣兔子後,村裡的日子比前些年要好上很多,每家一年最起碼有個十幾二十塊的額外收入,對於農村人來說,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家裡勞動力少的人家,都快趕上一年的公分收入了。
「三叔三嬸,新年好啊」家裡院門沒關,李平安也不客氣,直接推著腳踏車走了進去。
正在忙碌的李山河,聽到自己侄子的聲音後,連忙轉頭看向院門口,當看到自己侄子和侄媳婦後,連忙放下手裡的夥計,十分高興的迎了上來:「大侄子跟侄媳婦回來了啊,這騎車回來累壞了吧,快快快,進屋坐去」
「三爺三奶在屋裡吧?我過去給磕個頭」李平安停好腳踏車,把車上掛著的禮物拿了下來,對著李山河問道。
李山河連忙從李平安手裡接過袋子,領著李平安往裡屋走,一邊走一邊笑著說:「在呢在呢,你三爺三奶剛剛還唸叨著你什麼時候回來呢」
進到屋裡後,李平安原身爺爺的親弟弟,也就是李平安的三爺爺老兩口,此時正穿著新衣服,站在窗戶邊朝著外面張望,看是誰來了呢。
「三爺,三奶,新年好啊,祝您二老長命百歲,無災無痛」李平安進屋以後,也沒含糊,直接帶著丁秋楠跪下規規矩矩的磕了三個頭。
按說現在是不允許磕頭了,但是那是城裡,現在還沒到特殊時期,農村抓這個抓的並不嚴,特別是孫子輩的給爺爺磕頭,更是沒人管。
再說了老一輩的人也不認你的鞠躬,你要是拜年真給鞠躬,不給磕頭,說不定大柺棍就到你身上了。
三爺爺三奶奶看到是李平安兩口子回來了,笑著合不攏嘴,連忙上前拉起李平安小兩口,從懷裡掏出準備好的紅白,遞給了丁秋楠。
看著遞過來的紅包,丁秋楠有些不知道該不該接,轉頭看向了李平安。
「接著把,新媳婦第一次過年,都有紅包,明年可就沒這個待遇了」李平安看著丁秋楠,笑呵呵的說道。
Z.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