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在二戰區的戰略反攻作戰會議之後。
以楚雲飛為首的高階指揮官們也制定好了相應的進攻計劃。
主要肩負反攻作戰任務的,自然是兵多將廣,武器彈藥還算充足的楚雲飛所部。
準備返回長治的楚雲飛,也從史密斯道格拉斯上校那邊得知了德國人已經進佔蘇臺德地區的訊息。
很顯然。
英法的綏靖政策使得希特勒的強硬手段頻頻得手。
日本人特別是看到了英、法等國在德國咄咄逼人之下無力東顧。
從而判斷出美國的戰爭準備,遠遠沒有完成。
他們很有可能採取更加激進的對中國政策。
果不其然。
日本人當發表了一份新的宣告,提出除政府中國之外,還要達成最後的目標。
即建設東亞新秩序。
這則訊息以電報的形式,很快便出現在了正在檢閱部隊的楚雲飛手上。
看著手上的這一份電報。
楚雲飛眉頭緊皺,一臉嚴肅:“這群該死的日本人..”
吳子強接過之後掃了一眼,當即開口出聲說道:“長官,日本人也太囂張了一些,不僅說咱們的國民政府僅僅只是地方政府,還說要打到咱們崩潰為止”
楚雲飛點了點頭,有意培養自己的新副官趙鵬程,他略帶考校一般問道:“日本人所說的建立所謂東亞新秩序,是建立在日、華、偽滿三國合作的基礎之上,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建立互助為根本的。”
“這份宣告不僅僅是給我們看的,也是給英、美等在亞洲有利益的西方國家看的。”
“第一次以政府公開宣告的方式向全世界宣佈它的這一國策,說明什麼?”
趙鵬程沉默了片刻之後回應道:“可能這群日本人胸有成竹,他們認為中日之間的戰爭,他們勢必會取得勝利?”
楚雲飛沒有表態,將手中的電報拍到了一旁,他轉頭看向了一旁的198幾名團長。
“你們怎麼看?”
七團團長陳澤軍頗為冷靜的分析道:“日本政府似乎還有餘力維持這場戰爭,這對於我們而言不是什麼好訊息,我建議應當加快消耗日方戰爭資源的速度。”
八團團長郭彥政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想法:“長官,這美國人和英國人難道就這麼看著咱們和日本人打,他們就不擔心他們在亞洲的利益受損嗎?”
“英國人軟弱,美國人坐山觀虎鬥,誰都靠不住..”
九團團長周大興有些納悶:“那咱們靠誰,靠蘇聯人?”
楚雲飛搖了搖頭:“這些都是外力,歸根結底最後還是要靠我們自己,隨著歐洲戰火即將重燃,蘇聯人不可能一直這樣援助下去。”
日本人在張鼓峰的失利,迫使他們懾於蘇聯在遠東的重兵。
所以日軍不管如何抽調兵力,一直保持十個師團左右的兵力在東北地區維持戰略存在。
不能夠直接用於關內作戰。
實際上也算是減輕了關內各戰場承受的壓力,對國內的抗戰起到了積極的牽制作用。
“一共三十四個師團,投入到國內戰場的就有三十二個師團,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兵力配置在了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四千公里的戰線。
關鍵的公路節點、鐵路節點,以及重要城市,他們都需要分兵駐守。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計算題。
計算下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