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伯均略微思索片刻之後出聲說道:“從我們防區的情況來看的話,日軍近來動作確實有些反常,發現我們的偵察部隊之後他們想的不是第一時間驅離,而是龜縮在據點之中.好像在擔心我們會主動發起進攻一般。”
吳子強也是補充道:“而且日軍一直在加固壽陽周邊地區的防禦工事,似乎僅僅只是打算固守一個壽陽縣城,並且有偵查員彙報,日軍似乎出了不小的力氣,籠絡周邊區域的村落,並且組建了相應的維持會。”
“地方的老百姓們怎麼說?”
“還是有一些人挑頭站了出來,日軍方面的要求是要每隔一段時間給他們送一些軍糧,如果有需要的話會徵調一些勞工,倒也沒有別的。”
“給錢嗎?”楚雲飛詢問道。
吳子強摸了摸鼻子:“這怎麼說呢,日軍說是會給錢,但是具體什麼情況,目前還沒有徵募勞工的情況,他們的核心防禦工事似乎不打算讓中國人接觸的到。”
楚雲飛緩緩的點了點頭,他緩緩開口道:“現在,很多淪陷區的百姓不願意當亡國奴,他們開始向著大後方前夕,這就是國民政府通報的難民潮,我們也要做好準備,開荒就是為了吸納更多的難民,好提高晉東南地區的生產力。”
“我已下令卓天宇的農墾兵團以及孫衛謀指揮的建設兵團前往晉城渡口接受難民,並且準備了相應的紓困糧食..”
吳子強嘆了口氣,一臉的憂心:“就是不知道咱們的準備到底夠不夠啊,據國民政府的通報來看,難民的數量不少啊。”
楚雲飛點了點頭。
在他的印象之中,有相關的研究論文和史料預估過大概得數量。
僅僅只是在38年年底這個時間點,因為戰爭所造成的難民數量就突破了八千萬!
八千萬!
多麼驚人的一個數字!
中國人都有著故土難離的思鄉情結,之所以願意背井離鄉,之所以成為難民。
就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活在日本人的統治之下。
不願意接受日本人給他們發放的“良民證”。
這群百姓們手無寸鐵,他們能夠進行的唯一抗爭方式,便是遠走他鄉。
日軍佔領東北地區之後。
就有一大批的東北難民湧入關內。
盧溝橋事變之後,全國更是進入到全國性的難民潮之中。
在北平淪陷之前,城內的富裕人家已經攜帶家財細軟外遷。
當日寇佔領北平之後,許多的平民為了躲避戰亂舉家出城。
由於天津距離北平最近,天津租界自然也就成為了平民的的第一選擇。
隨後而來的北平淪陷、天津淪陷。
SD省會濟南,原本城中人口有四十多萬人,逃難之後城內僅只剩萬餘人。
這些逃難的百姓幾乎囊括了各個職業和階層。
農民、商人、工人、醫生、工程師、教師,自由職業乃至基層的官吏。
河南河北等地區的難民,基本上會往陝西方向遷徙。
而陝西自然無法容納這麼多的難民。
這時候的戰爭難民,還不是1942年逃荒的時候。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吧首發本。
狀況都還算不錯,絕大多數人都會留在西北地區。
有的甚至能夠抵達XJ定居下來。
晉東南地區也是難民的理想地點之一,只他們想要前來晉東南,還需要透過渡口。
每天的渡船隻每天只能夠運輸不到三千老百姓。
加上需要甄別身份等相關工作,農墾兵團、以及建設兵團的官兵們工作量幾乎是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