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擔任助攻,協同作戰的第二十二師,則是堅定的執行著谷良民、以及孫桐萱下達的作戰任務。
部隊抵達之後,六十四旅擔任主攻,六十六旅作為預備。
在化妝潛入失敗之後,則是以兩團主力發起強攻作戰。
當時的濟寧城內日軍守軍只有不到三千(名義上,實際上兩千多點。)
按照孫桐萱的作戰計劃,濟寧城付出一定的傷亡和代價,完全可以奪回來。
但因為曹福林的騷操作。
導致了攻入濟寧城內計程車兵犧牲了七七八八,進攻打響後一天一夜,日軍的支援部隊一千五百人也已經抵達。
孫桐萱的牽制作戰從結果來看的話,也是失敗的。
進攻汶上的八十一師遭遇到了守城日軍以及增援而來的日軍三面夾擊,堅守一天才後撤下來。
這一仗,六十四旅打沒了一半,擔任後衛營的營長犧牲,接應的六十六旅旅長薛明亮也中彈負傷,就連谷良民自己也深感前途難測,曹福林的排擠更是明目張膽。
這樣互相扯後腿的事情。
在整個抗日戰場之上,只能是基本操作..就這還是西北軍的老同僚。
更不用說,其他本就有舊怨的軍閥部隊了。
在濟寧反擊戰之後,日軍僅第十師團的第八旅團便壓著他們猛幹,並且攻克了運河南岸要地嘉祥。
而現在,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已經決定。
徹底肅清後方威脅,確保徐州會戰的勝利。
第十六師團主力一部並一百一十四師團兩個步兵大隊,組成金鄉支隊,向第三集團軍主力駐紮的方向發起猛攻。(六個步兵大隊+兩個山炮中隊南下進攻。)
嶧縣的失守讓寺內壽一深感焦慮。
認為第十師團主力南下的速度應該再度加快幾分。
偏偏湯恩伯所部主力之八十五軍出現在了棗莊、滕縣、費縣之間的地區。
雙方的敵我態勢成了:
包圍(臺兒莊)→反包圍(棗臨日軍主力、國琦支隊包圍五十二軍)→再反包圍(湯恩伯八十五軍、楚雲飛所部、以及二十二師集團軍之四十一軍包圍棗、臨、嶧日軍主力。)
按照寺內壽一的構想,第十師團主力與棗、臨一線的主力匯合之後,不僅可以擊潰湯恩伯所部第八十九軍,甚至還有機會殲滅楚雲飛這支國民政府麾下的王牌部隊。
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已經決定將自己的指揮部移動到滋陽(兗州)。
也就是第十師團此前的指揮部位置。
進行督戰,鼓舞己方士兵們計程車氣,就如同此前的忻口會戰一般。
在中日雙方的高層看來,現如今的徐州會戰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關頭。
不管是哪一方率先取得進展,都勢必會對整個戰場全域性帶來決定性的影響。
楚雲飛同樣也是這麼認為的。
第二天拂曉
步兵二團便在劉旺的率領之下發起了對嶧縣縣城的進攻。
步兵三團則是在羅衛國的指揮之下,對棗、嶧之間的日軍三個中隊進行了牽制性的進攻。
戰鬥打響之前,山炮團在楚雲飛的命令之下。
對城內的制定座標點進行了一輪輪的火力覆蓋。
野戰山炮團的炮彈儲備數量不多,且因為其射程更遠的緣故。
楚雲飛一般不會輕易動用這支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