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希匹!這仗到底是怎麼打的!”
常凱申發了火!
他實在是不能理解,在五戰區所有部隊,包括他本人以及一眾高階將領均是全力以赴的情況之下。
這仗是怎麼打成這個情況的。
第二集團軍傷亡慘重幾乎殆盡的事情暫且不說,臺兒莊最起碼目前還在自己的手上。
二十二集團軍進攻臨城不順,但總歸還是拿下了幾個村莊。
而五十九軍、以及三軍團以四倍以上的兵力牽制一個國琦支隊,竟然如此的乏力。
“立即給張自忠發報。”
“臨沂之敵得自由轉用於向城,蘭陵鎮方面,實該軍之恥,應連派有力部隊向向城之敵猛烈追擊。免致臺,嶧之敵已屆聚殲之時再行逸脫。事關抗戰前途甚巨,務希努力為要。”
“是!”
臨沂大捷。
剛剛得以撤銷處分的張自忠將軍再度遭到了常凱申毫不留情的斥責。
這件事,實際上和他的關係不大。
是李宗仁的指揮失誤,但李宗仁此時已經進入臺兒莊親臨一線督戰了。
常凱申不可能再把李宗仁叫出來訓斥。
張自忠此前接到了李宗仁的電令,要求所部主力向費縣方向轉進。
而臨沂的龐炳勳所部,在楚雲飛一手主導的臨沂反擊戰之中損失減少。
不至於像戰史之中僅剩下不到兩千人的戰鬥兵員。
但三軍團的傷亡情況依舊十分嚴重,四千號人想要擋住日寇兩個步兵大隊的進攻..
說實在的,在平原地形之下。
不用說是抗戰初期。
乃至對峙期日軍兵員素質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這都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重任。
不僅五十二軍危急,三軍團,五十九軍士氣也是低落無比。
五十九軍在淮河傷亡了三千人,臨沂反擊戰之中傷亡了四千五百人。
補充了三個團,不到三千號人的兵力。
加上武器、裝備損耗、彈藥炮彈的消耗。
五十九軍的戰鬥力,實際上不如張自忠將軍就任時候的一半。
一方面是情報失誤,指揮不力。
五戰區的一眾高階將領李宗仁、徐燕謀等人判斷的是日軍攻克臨沂之後,再合兵一處,進抵臺兒莊。
殊不知國琦支隊是直接以兩個步兵大隊牽制臨沂守軍,主力則是直接西進,馳援瀨谷支隊。
更大的原因則是因為國軍,國民政府,乃至中華民國自身的實力不足。
補充兵員素質較差,武器裝備也跟不上,越補充戰鬥力越差的情況始終存在。
五十九軍、三軍團兩支部隊加起來的作戰兵力截止到圍殲戰打響的第一天,只剩下了不到六千人。
這樣的部隊進行所謂的攻勢牽制,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重任!
常凱申將目光放向了津蒲路南端的方向,緩緩下達了一道新的命令:“電令廖磊、李品仙兩部,當夜著手接防原五十二軍防線,于學忠所部於兩日後即刻北上增援徐州地區。”
“另外,六十軍目前的情況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