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楊雲發任務,沒花多長時間,但給他準備出行的行頭,可花了不少時間。
剛從馮政委辦公室出來,他就被推上車,來到了一間特別大的工作間。
馮政委把楊雲推到前面,拍了拍他的肩膀。
“各位老師們,這個帥小夥就是楊雲,接下來兩天,麻煩老師們給他準備兩身能見人的的好行頭。”
工作間裡上上下下四十多人,刷一下的就把目光都轉移到了楊雲的身上。
一個看上去五六十多歲的大娘笑眯眯的走過來,圍著楊雲轉了兩圈。
“就是他呀,這小夥子長的不錯了,要個有個,要肉有肉,臂展長,腿也長,衣服好做。就是沒頭髮,要不然還可以給他做個冠。”
楊雲有點受寵若驚,他長這麼大,除了小時候的棉襖是長輩親手做的,再也沒穿過私人訂製的衣裳了。
“這,有點太興師動眾了吧?”
那大娘笑眯眯的拍了拍楊雲的手臂。
“小夥子,這就不懂了吧?這老話說的好:人靠衣裳馬靠鞍。另一句老話說的也好:先敬羅衣後敬人。”
馮政委也在一旁笑眯眯的說。
“你若是大有名氣,這衣服怎麼樣不打緊,人家看的是你這人。你若沒到這地步,一身好衣裳,能免去你很多的麻煩。連你姐都沒辦法免俗,何況是你呢?”
接下來楊雲體會了一把什麼叫做高階定製。
三四個人圍著他,從手指尖到腳後跟,從脖子到腳腕,拿著軟尺一寸一寸的量。
他就像那玩偶一樣,配合他們一群人抬胳膊抬腿,起坐行臥。
甚至還有一群人拿著一匹匹各色布料來到他跟前,一件一件往他身上比劃,從一百多種布料裡挑出來了七八匹布料。
另一邊,剩下那三十幾號人早就開始磨針動剪子的做起衣服了。
整個工作間四十幾號人一起動手,沒兩天就給楊雲做出來了七八身行頭。
裡衣外衣,夾棉的單身的,腰帶、靴子等等,應有盡有,為了應付大周還在冬天的天氣,他們還給楊雲做了三個大氅。
穿上那衣裳,楊雲站在鏡子前不得不承認,“人靠衣裳,馬靠鞍”屬實是至理名言。
另外還準備了一堆零碎,什麼指環、項圈、玉佩、禁步、香囊。
把所有行頭都裝扮上,楊雲從一個21世紀中二帥青年,生生有了古代世家貴公子的氣勢。
這種氣勢在楊雲看到一座金山,一座銀山之後達到了頂峰。
所有困擾他幾天的忐忑不安、心虛氣短,都在知道這金山銀山是敲門磚之後,煙消雲散。
當然,國富民強這邊準備的東西不止這幾噸的金山銀山。
還有上好的瓷器、酒水、繡件、匕首等等,都是楊昭這一年多去各方送禮,反響最好的東西。
只不過楊雲的眼睛只能看見這金山銀山,對其他的東西都自動忽略了。
至於禮儀方面,倒是沒人過來指點楊雲。
一是時間太短,禮儀這東西是日積月累出來的,短時間學的總讓人束手束腳,看著不像樣。
二是農村向來是大孩子帶著小孩子玩,楊雲從小也是在雲陽觀呂道長眼皮子底下長大的,楊昭會的道教禮儀,楊雲看了幾年,也學會了八九成,不用特意再學新的。
第四天來到小陽山,楊雲穿著一身月白色的民治漢府來到山上。公公正正的給山頂上的大銀杏樹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