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柳升。
如果柳升能進顓瑞樓,那她基本上不會和楊昭有什麼衝突。
楊昭一邊翻那收徒的帖子,一邊皺眉。
如果說府學收徒,看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
那這些外道修士收徒,設的門檻可就太高了。
比如,最常見的門檻就是各種體質。
什麼風王血脈,什麼玲瓏骨,那專有名詞一沓一沓的,楊昭淨看這些詞彙,都理解不了。
還有什麼靈根種類的。
楊昭還是第一次看見靈根這個詞彙。
隨手搜了搜才知道,所謂的靈根等級其實是個虛指,
它指的是修真者吸收靈氣的效率。
效率快的靈根就好,效率慢的靈根就差。
有的功法,只能那些靈根好的人才能修煉,其餘的連入門都難。
而靈根的種類指的是修煉者對於各種術法的敏感度。
有的人對水系術法學的就特別快,有的人則偏愛學火系書法。
在此界各種門派林立的時候,對這些東西東西研究不充足的他們,統一稱作為靈根。
而府學這邊的招收條件就寬和太多了。
府學這邊有大量的師資可以去改良功法,一代一代的改良下來,出現了很多普羅大眾能修煉的功法。
而外道修士這邊,因為人手短缺,改良功法對他們來說難如登天。
因為改良功法很慢,導致他們收徒門檻很高,收徒門檻很高,導致他們缺少人手改良功法。
這屬於邏輯閉環了。
一開始門派林立的時代,仗著修仙的資訊資源把握在他們手裡。
哪怕再小的門派都有資格在那些底層民眾中進行萬里挑一。
可是時代變了。
因為神戰的緣故,由各大大門派牽頭建立了朝廷和府學。
那些沒眼色沒眼光,還固守陳規的修真門派不願意加入府學,怕自己被人吞併。
而隨著府學一步一步的壯大,這些目光短淺的門派的生存空間自然越來越小,自然淪為了外道。
而外道門派每個徒弟都要精挑細選,才能承擔起傳承的重任。
可是這種天才,人家去府學不是更好嗎?
但這些天才都嫌棄的外道門派,楊昭不嫌棄。
而且她敢保證國富民強,那邊也不嫌棄。
畢竟府學他們因為身份原因,死活進不去。
那外道門派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視窗。
修真這種東西也是一門學問,學問自然是有越多人做,這道路才走的越寬。
楊昭這段時間修煉功法,最憋屈的一件事就是沒個討論的人。
同學的地位在學問上是無可替代的,因為就算老師也有跟學生講不通的點。
很多學問都是眾多思想碰撞出來的火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