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和戶部可以說已經準備妥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魏廣德的視線看向張居正,他是首輔,現在又和宮中大紅人馮保關係密切,所以宮裡的溝通就是他來做。
曾經,這個位置是他的。
只不過因為一些事兒的發生,魏廣德和馮保的關係逐漸冷淡下來,已經不復當初。
「宮裡已經打了招呼,想來陛下和兩宮應該已經知道了。」
主位上端坐的張居正緩緩開口說道。
正說到這裡,門外書吏進門躬身道:「老爺,諸位大人,宮裡來人了。」
聞言,張居正點點頭,「讓他進來吧。」
書吏出門,片刻後就有一個內侍進屋,先是一臉驚訝,畢竟屋裡人有點多,還都是朝中大員。
很快,內侍穩住心神,走到張居正面前躬身道:「娘娘口諭,宣內閣三位閣老進宮。」
「可知娘娘何事相召?」
張居正隨口問道。
「奴才不知。」
在這麼些朝中大人物面前,內侍可不敢放肆,謙恭答道。
「那這樣,我們先進宮看看,應該就是說這件事兒,你們回各自衙門等訊息,讓下面也坐好準備,若是有了旨意,我們會最短時間透過六科稽核,把旨意發出來,你們就按照計劃儘快開工。」
張居正起身,對朱衡等人說道。
朱衡、王國光等人紛紛說是。
一行人出了內閣,小內侍帶著張居正、魏廣德三人前往慈慶宮,而其他人則徑直出宮回衙門繼續辦差。
邊走,王國光還在小聲和朱衡說話。
「大司空,這銀幣還是優先鑄造一批一兩的和一錢的,京官們這個月的俸祿,戶部就等著這批銀子發放下去。」
「好說好說,錢模都已經準備妥當,只等戶部銀子到位,馬上就可以開工。」
「銀子早就準備好了,只要聖旨一下,戶部終於可以輕鬆一年了。」
王國光不由得有些感嘆著說道。
別人只看到尚書大人的權勢和風光,卻不知道坐在大明朝尚書位置上的壓力。
特別是現今的大明朝戶部,雖然現在不是嘉靖朝那時候年年虧空,可也好不到哪裡去。
要知道,當初留下來的財政窟窿,現在還有好多都沒補上。
虧空數額巨大,戶部每年節衣縮***簡開支,能剩餘的錢財也是不多。
可以說,太倉雖然常年有百餘萬兩存銀,可其實都是已經預訂出去的,只是戶部一直壓著不讓提走,否則戶部就空了。
要是期間發生個什麼緊急的事兒,連靈活的銀子都沒有。
不過現在好了,今年的財政看樣子能松活許多,至於能有多少,就看工部那邊給不給力。
可以說,工部鑄幣越多,戶部能夠機動的銀子就越多。
一百萬兩銀子,戶部至少可以有十萬兩銀子的進賬。
要知道,這可不是銅錢,而是鑄造的銀幣。
銅錢,鑄造一千多枚才一兩銀子,而換成銀幣的話,那就是千多兩,戶部就賺百兩銀子。
要只有,明朝鑄幣都是用錢模,鑄造出來的錢幣不僅精美,而且鑄造速度也快,就算戶部第一次撥出去百萬兩銀子,其實也經不起工部加班加點鑄造的。
弄不好,一年就是幾十萬兩銀子的收入。
而且,兵部太僕寺常盈庫裡面,可是堆積這千萬兩白銀。
上百萬兩銀子的收入,雖然不能完全彌補前些年的虧空,但至少能讓戶部好好鬆口氣。
關鍵這不是短期收益,以後各地碎銀子徵收以後解繳朝廷,還要繼續鑄幣。
畢竟以後,碎銀、銀錠這些是不能進入流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