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臉色笑意漸濃,道;“陳平,你果然是個聰明人。”
“謝上將軍誇獎。”
見兩人如此肉麻的稱讚,張耳重重的哼了聲,有些不屑的說道;“不知你這番話當初叛項羽投劉邦時可曾說過?”
陳平卻坦然點頭,張耳一怒,忍不住又說道;“你倒是個爽快人,舊主屍骨未寒,如今卻來搖尾乞降,如果劉邦泉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你難道就不慚愧嗎?”
“我為什麼要慚愧?”陳平語氣平靜的說道,“我之所以會投奔漢王,是因為他有識人之才、容人之量,而後對我有知遇之恩,讓我從一個無名小卒成為了堂堂相國。就衝這份情誼我也會竭盡全力為他出謀劃策。”
“他若在,就算到了真正山窮水盡的地步,我也不會起半點異心。可如今他不在了,我並不虧欠他什麼,所以我自由了。良禽擇木而棲,我陳平滿腔才華抱負,畢生所學皆是帝王之術,自然不能空老山中,而投奔上將軍你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
韓信眯起了眼睛,笑道:“要為我所用,那得看你有沒有值得我欣賞之處。”
陳平自信滿滿的拱手道;“陳平不才,也是飽讀兵書,胸中藏有甲兵百萬,上將軍一試便知。”
“那我問你,如今齊地已得,我該如何?”
陳平略一思慮,便大聲說道;“當明撫齊地,罷兵休戰,暗卻極以精兵,趁項羽主力來不及回援時急襲彭城,若得手,楚國可破。”
韓信微微一笑,道;“你這想法和我起初的想法不謀而合。”
“何為是起初?”陳平奇道。
“因為我想到了項羽手下有一支機動力十分驚人的騎兵,別人不能及時回援可項羽未必不能。況且留守彭城的是大將虞子期,他生性謹慎,我若偷襲,未必能夠得手。若是失敗,反而會徒損士氣。”
陳平心中有些不服氣,還欲開口爭辯,卻被韓信伸手示意止住。
“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要求教於你。”
“上將軍嚴重了,但說無妨。”
韓信沉吟了會,開口說道;“你和蕭何共事的日子不斷,對他的脾氣秉性可是瞭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他歸順於我。”
“蕭何!”陳平一怔。
“上將軍可是想用蕭何?”
“正是。”韓信點了點頭。
“蕭何為人謙厚,治世之大才,若論天下之治理,想必無人能出其右。如今天下殘破,我想用大才撫之,蕭何無疑是最佳人選。”
陳平臉色的失望之色一閃而過,很快就恢復瞭如常神色。略為沉吟,說道;“上將軍您可是為了蕭何不肯降之事苦惱。”
“正是。”韓信點了點頭,“無論怎麼相勸,他只是不降,寧願為劉邦同死也不願意歸順我大秦。”
陳平嘴癢揚起,笑容有些得意,“上將軍你錯了,蕭何他不是不降,只是你開的條件不能打動他而已。”
“哦?”韓信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蕭何此人最重情義,所以才不肯叛劉邦歸順秦國。但這同樣也是他的軟肋所在,若以此要挾,還怕他不肯就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