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待棧道趕修完成,在褒谷口集結完畢五萬秦國大軍在李左車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南下,在南鄭城下和西面趕來的韓信所部會和後,合兵一處將南鄭城團團圍住。
南鄭不過是漢中一郡的郡治而已,自然遠不及咸陽、滎陽那種城高池深的大城,也比不上膚施、雲中那種邊郡重隘。南鄭城不過是個按照秦國三級標準建造的普通城池,城牆僅高二丈並不是非常堅固,唯一的優勢在於城外三面環繞的環繞的漢水,這樣劉邦就可以專心的防守城東而不用花太多心思在其他三面。
不過有利也有弊,漢水再為劉邦帶來了屏障的同時,也為秦軍包圍南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韓信只需堵住東面,其他三面多派巡騎斥候查探即可。
劉邦現在被堵在城中,軍心渙散又外無援兵,在府中惶惶不可終日。秦軍圍住南鄭後到也不急著進攻,反而做出了一副長期圍城的姿態,將南鄭圍了個水洩不通,同時派出小股部隊前去接收漢中郡其他縣城。不到三日的時間,漢中郡除了南鄭外其他郡縣俱被秦軍接掌。
事實上南鄭城中惶惶不安的遠不止劉邦一人,城內的六萬大軍以及三十萬居民也同樣倍感煎熬。老實說漢中居民對秦國雖然沒有好感,可也同樣沒什麼仇恨,在他們看來秦國和漢國無非就是換了個統治者而已。劉邦上位後廣行仁政廢除了許多秦國的苛捐雜稅,他們自然興高采烈的振臂擁護,可也僅僅是擁護而已,遠沒到為劉邦慷慨赴死的地步。
如今秦國大軍圍城,漢中人又想起當年秦國的種種好處來了,漢軍中的本地士卒不免有些三心二意的開起了小差,才不到幾天的時間就有數千人脫下軍裝偷偷逃回了城中家中。劉邦對此也無可奈何,現在已經到了朝夕不保的緊要關頭,若是全城大鎖將這些逃兵嚴肅軍紀的話,那恐怕全城都會亂了起來,所以只能強壓著將領們層層緊盯防止士兵們逃亡。
到了圍城第五日,城外秦軍營地中居然豎起了一架巨大的投石機,這是隨軍的咸陽工匠連日趕製出來的。在城頭守兵惶恐的眼神中,這臺投石機搖搖晃晃的射出了十幾顆石彈,僅有二顆砸中了城頭,誇土所建的城牆頓時嘩啦的倒了一片,將十幾個躲避不及計程車兵砸的粉身碎骨。
城頭的漢軍士兵齊齊大呼一聲,隨即四處抱頭鼠竄,再無一人敢停留在城牆上了,遠處的秦軍則叉著腰哈哈大笑。
漢中地勢多丘陵平原,石彈採集十分不易,這十幾顆石彈是秦軍費了極大的功夫才從遠處山上運來的,可惜準頭太差只命中了兩顆。不過對漢軍的軍心影響卻十分巨大,原本漢軍還覺得就算不能打勝仗也能憑著城池死守,可在威力巨大的投石機面前城牆彷彿不堪一擊,這如何能不讓他們人心惶惶。
數日來劉邦等人在府中齊聚苦想,可一個個愁眉苦臉的面面相覷,卻無一人能拿出一個可用的主意來。原本在秦軍合圍前彭越曾經提議棄南鄭撤往中原,卻因為劉邦的一時猶豫而錯過了最佳的逃跑時間,待秦軍圍城後便想逃也逃不走了,只能在城中困獸猶鬥。
這一日劉邦和眾心腹仍然是長吁短嘆了一番,依舊拿不出一個可行之計,只好各自散去待回去後再絞盡腦汁的各想辦法。
正當劉邦在堂上一籌莫展時,卻有親兵報來城外有秦使求見,劉邦頓時大為奇怪,心想韓信這時候派使者來做什麼,難道是想勸降自己?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自己堂堂漢王,怎麼可能會投降於他。剛想揮退親兵說不見秦使,忽的又轉念一想:沒準韓信還有其他的意思,倒不如聽聽秦使如何說的。便下令親兵用吊籃將秦使運入城中送到漢王府來。
待見到秦使後,劉邦勃然大怒霍的站起了身子,大步向前狠狠的抓住秦使的衣襟,怒吼道;“好你個狗雜碎,盡然還有膽子來見我。”
偃師道輕輕的推開劉邦的手,微笑著說道;“漢王別來無恙,昨日的沛公今日的漢王,昔日趾高氣揚今日惶惶不安,真是世事無常呀。”
劉邦怒目瞪向偃師道,低吼道;“這還不是拜你所賜,今日你居然還有膽子來見我,真的不怕死嗎?好,我這就成全你。”
“來人。”劉邦高聲喝道,兩名親兵應聲大步走了進來,劉邦指著偃師道說道;“將此人拖下去,用大鼎小火烹之,寡人喝他的肉羹以消心頭之恨。”
“諾。”兩名如狼似虎的親兵猛撲上去,拖著偃師道就要往外拉。
偃師道卻不為所動,反而仰天哈哈大笑,面上居然沒有一絲害怕的神色,任兩個大漢將他拽出。劉邦見此不由面色微動,舉手止主了親兵,看著偃師道問道;“你膽子好大呀,都快成肉湯了還一點都不害怕嗎?”
偃師道彈了彈衣襟上的褶皺笑道;“漢王根本無意殺我,又何必出言詐之。”
劉邦不怒反笑,“你就這麼確定?”
“當然。”偃師道揚了揚眉,“漢王你此刻心中一定在想,我來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也一定想知道我帶來了什麼條件。我們都是聰明人,聰明人就不繞彎子了,漢王不過是想詐我一番好讓我喪膽求饒,這樣才能如實說出秦國的底線,可對?”
“況且人人皆言沛公高義,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道理天下人皆知,一向沽名釣譽的沛公怎麼會不愛惜自己的羽毛給天下人留下話柄呢。”
劉邦忍不住哈哈大笑,指著偃師道笑罵道;“你這狗東西,倒是很對我的脾氣呀,就衝你今日的膽色我劉邦就決定不殺你了,說吧,韓信派你來做甚。”
偃師道微微頷首,從懷中掏出一卷布帛遞了過去,笑著說道;“我家上將軍今日特來派我送上書信一封,漢王請看。”
劉邦正欲伸手去接,忽然心中警覺,連忙對身邊的親衛使了使眼色,那人會意便伸手接了過來,待開啟後無異才交給了劉邦。
劉邦接過一字一字的細細讀了番,放下書信時卻面色大惑,不解的看著偃師道問道;“韓信這是什麼意思,他又想來使詐騙我南鄭嗎?你回去告訴他,門都沒有!”
偃師道卻面色如常,“非也非也,我家上將軍這是來為漢王你指出一條生路,一番好意而已。”
劉邦緊緊的盯著偃師道問道;“何為生路?”
“生路也,異於死地也。漢王你困獸猶鬥是為死,東入中原如龍入海是為生。熟輕熟重,孰是孰非,漢王你還用我教嗎?”
劉邦重重的哼了聲,嗤之以鼻道;“我不信韓信有這麼好的心,他一定又是要使什麼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