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一旦橫下一條心來,那可比起一般的武夫還要心狠手辣。武夫惱羞成怒之下,最多是拔刀殺人圖一塊,讀書人不但要殺人,還要誅心。
從翼州刺史調任河中府,李澤表現出了對丁儉的極大優容和忍耐,而丁儉也是下定了決心要把河中做成一個改良版的新翼州。
他本是豪門子弟出身,在翼州任刺史數年,對李澤新政也有了極深的理解,在他心中,早就構畫了一副改良版的新政。在他看來,李澤對舊秩序施以致命的打擊會造成極大的破壞,而他的改良版將能最大程度地團結所有的力量。
他信心滿滿地赴河中上任。
然後,他的信心在這裡遭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丁儉忘記了,不管是李澤新政還是他的改良版,都是以損害大地主大豪門的利益為基礎的。李澤是用刀子摧毀舊秩序,而丁儉是想用懷柔手段讓這些人讓度利益給那些貧苦百姓從而達到天下和諧的理想境界。
但既得利益者憑什麼要讓度出利益呢?
人心都是貪婪的,沒有的想要有,有了的想要更多。
斷人財路,無異於殺人父母啊!
丁儉的新政在河中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明裡暗裡的反對,反抗,一年下來,一事無成。眼見著富庶的河中一年到頭來的收成,還不如莫州朔州這些被戰爭摧殘得不像樣子的地方州治,丁儉終於急了。
河中自然不是沒有錢,春播夏長之時,丁儉看到的可是大豐收的景象。
糧去哪了?
錢去哪了?
自然是那些豪門大戶的倉稟裡。
丁儉像擠牙膏一般地從這些人的口袋裡往外擠出了一點點利益,為些臉都笑得有些麻木了。
讓丁儉徹底動了殺心的,緣於入冬之後的兩件事。
一件是走私售賣糧食事件。
李澤治下,是用糧食作為一般等價物來平抑物價的,糧食的價格,被朝廷限制得極死,想高價售糧,是壓根兒不被允許的。在李澤的初期發展階段,他甚至高價從外地買來糧食,然後再平價銷售給治下百姓,這其中的大額虧空,只能辛苦的從別處找補回來。但也正是因為將這項政策堅持到底了,所以李澤轄下不管什麼時候,都極其平穩,這幾年隨著地盤的擴大,水利工程的大規模修建,道路暢通,再加上老天爺很給臉,連年豐收,使得糧價一直很穩定,今年最苦的時候,也就是剛剛打下潞州衛州那一段時間,青黃不接而又陡然新增了大量的人口,那個階段,還多虧了金滿堂從江南購入了大批的糧食來穩定物價。
所以,糧食對於鎮州朝廷來說,是根本所在。
雖然今年又豐收了,但放眼整個鎮州治下,其實也並不如何充裕。勉勉強強夠用而已。
而在這個時候,豐收的河中,卻不願意將糧食拿出來。
因為他們找到了高價售糧的一條通道。
朱溫在長安稱帝,建立偽梁,這不僅讓鎮州朝廷憤怒,也讓南方的那些一方諸候大為不滿,一時之間,南方的糧食被卡住了,不再沿運河運往長安洛陽。而朱溫控制下的地盤,包括八百里秦川,因為戰爭的原因又大規模的減產,其實就算不減產,這些糧食也是無法養活長安洛陽這數百萬人口的。
一時之間,長安洛陽糧價瘋長,比起鎮州的糧價,要足足高出十餘倍以上,而且隨著冬季的來臨,價格還在上漲之中。
三倍暴利就足以讓人瘋狂,何況是十餘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