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是龍國最早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對於人才的重視遠遠高於北方,而崔寧一一個區域經理嶄露頭角,而且背靠著海藍這樣一個大品牌,很快引起了獵頭公司的注意。
某個上午,崔寧接到了獵頭公司的電話。
“是我,我是崔寧,請問您是哪裡?”崔寧接起了電話,“不好意思,我沒有想跳槽的意思,真的”
是一個獵頭公司的電話,南方有很多家電企業,尤其是小家電企業,在順城、中山等城市,有幾十家知名的家電企業,其中美頓就是有代表新的一家。
“美頓”的何總何健是60年代就開始創業的龍國元老級企業家,從一個塑膠組起家,到今天已經成為龍國知名的家電企業。
而且何總也準備對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引進人才,關鍵是要讓企業更具競爭力。
何總是業內聞名,最注重人才的企業家,海藍市場的變化,以及一系列的行動,使崔寧引起了何總的關注。
經過系列的調查,以及準備工作,何總透過獵頭公司聯絡上了崔寧。
崔寧是真的沒有跳槽的想法,並且對海藍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但是再三被獵頭公司“打擾”,加上獵頭公司超乎尋找的職業素養。崔寧還是和何總見了一個面。
“小崔啊,久聞大名啊”何健看上去精力充沛,而且待人非常和藹。
“何總好,美頓這幾年發展的很好,事業部改造很成功,聽說還要進行股份制改造,可真是有遠見的企業家”崔寧不卑不亢。
“事業部改造也罷,股份制改造也罷,都是為了讓打工的有歸屬感,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力,我只是一個搭戲臺的人,唱戲還是要大家一起來”
“聽說你堅決不讓您的兒子進入公司,就是怕成為家族企業,是這樣嗎?”崔寧問道。
“是的,我可以給兒子錢讓他創業,也可以讓他生活無憂,但是企業要做大,我還是希望有真正的人才加入進來,不知道小崔感不感興趣?”
“我是北方人,習慣了北方,來南方算是出差”崔寧說道“而且海藍對我也很好,我還在上大學其實就已經在海藍實習和工作了,算是有感情了”
“感情也可以培養啊”何總點頭“你就是東山省人是嗎?”
“是的,我在東山省長大”
“那裡的人實在,做事踏實”何總示意崔寧喝茶“海藍給你的,我也可以給你,而且我們南方重視人才,相信你也知道,這裡的機會遠遠大於北方,對你的發展也有利”
“我理解何總的意思,不過目前還真的沒有跳槽的想法”
何總很認真的看了看崔寧,笑“東山省人果然忠誠,於金龍董事長旗下人才濟濟啊,羨慕。既然你短期沒有跳槽的打算,也算是交一個朋友,我們敞開談,你對我們美頓有什麼看法,說來聽聽,也算是我取經”
“美頓發展的很好,空調、小家電都已經是國內的領軍企業了,我也不好評價”崔寧回答的中規中矩。
“就把我當大哥吧,實在的說,如果你是企業的CEO,你對品牌有什麼規劃?你覺得多元化好,還是專注於家電行業好一些?”
“這個……我覺得企業多元化和專注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道理,美頓一直算是專注於家電行業了。
以我個人經驗,民營企業在解決不了人才和管理的有序培養,以及企業的利潤和資本還沒有足夠龐大的時候,還是專注一些好。
我們海藍其實也吃過多元化的虧,主要還是人才的原因,做慣了家電,再去做其他行業,經驗不會成為正資產,而招聘也罷,獵頭也罷,又存在企業文化相融的問題”
“而且我們國家這些年的家電容量還會急劇增加,只要把產品做好,包括高階產品的開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不是問題”
“嗯,也有道理,那你的意思是自己培養的人才是最適合企業的,是這個意思嗎?”何總問道。
“這個要看人,高薪肯定可以挖走很多高管,但是以美頓這樣的企業規模,國內企業給的待遇,您一定也給得起,所以人才本身,已經不是高薪的競爭了,在於受尊敬,在於自我的價值受到肯定。
所以我個人認為,股份制還是基於收益,而一個人在一個企業,除了收益,精神和心靈層面,如果每個人都像過去的忠臣良將,企業就會無往不利”崔寧回答。
“你說的對啊,也許是我下面的人不敢直接對我這麼說,道理其實很簡單”何健大笑“很多時候是當局者迷啊”
說著話,何總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