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範純仁卻捋著鬍鬚,搖頭嘆息:“派監軍雖是個辦法,但監軍若不懂軍事,胡亂指揮,反而會誤了大事。
再者,蘇允狡詐多端,說不定早已在朝中安插眼線,若是訊息走漏,打草驚蛇,反而得不償失。”
此時,一直沉默的呂大防突然開口:“既然如此,不如雙管齊下。一方面選派可靠之人前往西北,暗中觀察章楶的動向;
另一方面,即刻提拔西軍中有能力、忠誠度高的將領,作為後備力量,以防萬一。”
高太后在簾後拭去淚痕,聲音帶著一絲顫抖:“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
但無論如何,務必儘快平息西北叛亂,不能讓祖宗基業毀於一旦。
文愛卿,你德高望重,就由你主持此事,務必妥善安排。”
文彥博躬身領命:“太后陛下放心,老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退朝之後,高太后躲在寢宮之內,哀哀哭泣,平時這個被稱為手腕強硬、女中堯舜的女人,這個時候卻是如同脫下了面具,暴露出來心中的軟弱。
此時外面有宮女腳步聲,宮女在外說道:“娘娘,官家求見。”
高太后趕緊擦拭眼淚,穩了穩聲音,道:“請官家進來。”
雕花木門緩緩推開,十五歲的趙煦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寢宮。
他身著一襲玄色錦袍,腰間玉佩隨著步伐輕輕晃動,面容冷峻,眼神中卻透著與年紀不符的堅毅。
見到高太后,他雙手抱拳,恭敬行禮:“皇祖母萬安。”
高太后強擠出一絲笑意,抬手示意:“煦兒,快過來。”
目光不經意地掃過趙煦挺直的脊背,心中泛起一絲異樣。
趙煦起身,目光堅定地看著高太后:“皇祖母,孫兒聽聞西北戰事吃緊,心中憂慮。
孫兒已年滿十五,理應為國分憂,懇請皇祖母讓孫兒親政,也好為祖宗社稷出一份力。”
高太后笑容一滯,眼中閃過警惕。
她輕撫座椅扶手,緩緩說道:“煦兒,你年紀尚輕,朝政複雜,不宜過早涉足。
如今朝中諸公皆為棟樑,他們自會妥善處理西北之事。
你只需專心讀書,日後有的是機會施展抱負。”
趙煦眉頭微皺,上前一步:“皇祖母,孫兒已不再是懵懂孩童。
如今國家危在旦夕,孫兒怎能置身事外?
親政之事,孫兒深思已久,絕非一時衝動。”
高太后臉色一沉,聲音也冷了下來:“煦兒,哀家是看著你長大的,自然是為你著想。
朝堂之上波譎雲詭,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你貿然親政,只會讓局面更加混亂。”
趙煦心中焦急,語氣不自覺加重:“皇祖母,孫兒有信心治理好國家
。難道在您眼中,孫兒永遠只是個需要庇護的孩子?”
高太后“嚯”地站起身,目光如炬:“放肆!哀家這麼做,都是為了大宋江山!你怎能如此頂撞哀家?”
趙煦滿臉漲紅,毫不退縮:“皇祖母,孫兒敬重您,可孫兒也是大宋皇帝!
親政乃分內之事,皇祖母為何一直不肯放權?”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劍拔弩張。
宮女太監們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紛紛退到角落。
這場激烈的爭吵很快就傳了出去,一時間,朝廷上下議論紛紛,帝后不和的訊息不脛而走,給本就動盪的局勢,又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