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把一杯剛沏的茶水放在御案上就躬身退到了一旁。
趙俊生拿著茶杯喝了幾口,放下茶杯才拿起摺子開啟看了起來。
崔浩在摺子裡言辭切切,坦白自己因為虛榮心作祟、又礙於古交好友的情面舉薦及提拔他們和一些士族子弟,卻沒有考察他們的心性和品德,這才鑄下大錯,他的本意並非是要結黨,而真正想為朝廷多舉薦一些人才,沒想到卻弄巧成拙。
名和利是分不開的,如果他真有心結黨營私,他這些年就不會不收一文錢的禮,不收任何人的孝敬,如果他真有心結黨營私,他早已是富可敵國。
崔浩在上書中承認自己有罪,無論皇帝做出什麼樣的裁決,他都誠心接受。
趙俊生看完這道上書沉思了很久。
兩個月以後,呂玄伯和王坦言先後送上了調查報告。
兩份調查報告都證實了一點,以崔浩為首的那些士族官員和武將真的在結黨營私,他們在官位升遷、調動以及以權謀私方面始終保持著攻守同盟,形成了一張密集的網。當然,並非是所有計程車族官員都是這張網當中的成員。
有趣的是,沒有任何一個證據表明崔浩直接控制著這張網,反倒是這張網中的任何一個官員都在做官的這些年掙得盆滿缽滿,只有崔浩清貧如洗。
趙俊生看完這兩份調查報告後心裡已經有了答案,正如候官司給出的評估結論:崔浩是那幫結黨計程車族官員、武將推出來的牌面、一杆旗,是他們的精神領袖,實際上他從未領導過這個利益集團。
沒過幾天,御史臺的御史大夫何曾帶著調查報告入宮覲見。
“陛下,崔浩案已查清楚了,所有卷宗都在這裡!”
太監把何曾手上的卷宗拿過去送到御案上,趙俊生拿起一份份卷宗仔細看,從早上一直看到中午,足足兩個時辰。
此時此刻,趙俊生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他心裡很憤怒,這幫人膽子太大了。
趙俊生放下卷宗問:“這次辦案還順利嗎?”
何曾拱手回答:“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有三個御史在查案過程中被殺害,有三十多個兵丁被殺、還有十幾人受傷!若不是臣請出了陛下賜下的金牌調動當即駐軍、並對他們進行了停職、禁止他們外出、與其他人見面,這案子只怕真的查不下去,誰查誰死!”
趙俊生早已經接到了相關報告,他掄起拳頭捶在御案上大怒:“簡直是膽大包天!現在這些人在何處?”
“目前都在被軟禁當中!”
趙俊生當即下旨:“傳朕旨意,把這些人都押到乾京、關入天牢,案子移交大理寺!”
“遵旨!”何曾答應,猶豫了一下,問道:“陛下,崔浩······如何處置?”
趙俊生考慮了片刻,擺手:“同樣關入天牢,去吧!”
“是!”
這件案子涉及到的官員太多,足足有七十二人,還有他們手下的官吏,林林總總加起來足有三百六十六人,大理寺的審訊任務非常繁重,這件案子耗時一年才結束審訊。
乾國十六年七月,大理寺把所有涉案官員三百六十六人的審判結果送到了趙俊生的御案上,大理石對這些官員的判決基本上都是判抄家、秋後問斬。
唯獨對於崔浩的判決,大理寺沒有給出一個定論,畢竟這個人此前的功勞太大、官位和爵位都太高。
趙俊生把這份判決壓了足足一個月,主要就是因為崔浩,他對崔浩的處置也是一直猶豫不定,直到一個月之後,他才在判決書上批覆了同意,包括崔浩在內的三百六十六名大小官員全部被判抄家、秋後問斬!
 
1秒記住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