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
趙俊生說:“我軍對長安的壓力不能接觸,孤決定親自帶兵一直殺到長安,柔然的威脅又不能不理,孤給你三萬人馬,你統兵去對付柔然人!孤對你的要求是能戰則戰,不能戰則與之周旋,你這三萬人馬都是騎兵,想與柔然人周旋也不費力氣!”
常昆一時間感覺壓力重大,他從未單獨統帶過三萬騎兵作戰,這可是第一次,心裡多少有些沒底,因此他猶豫著要不要接下這個差事。
趙俊生見他猶豫,就知道他行禮道想法,說道:“你也不要擔心,這一次也算是孤對你的考驗,名將都是從戰鬥中打出來的,你也應該開始獨擋一面了!”
常昆聽了這番話之後站出來抱拳答應:“臣遵命!”
趙俊生給常昆的三萬人馬當中有一萬是從乾京帶來的各軍兵馬,另外兩萬是由降兵和俘虜整編而來的,趙俊生對此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讓這些新兵遠離長安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們對與柔然人打仗不會反感。
五月十日,常昆剛剛統帶三萬騎兵北上,河南方面就有花木蘭的戰報送來。
趙俊生看著戰報久久不語,把戰報交給侍衛,讓隨軍大臣和武將們都看看。
戰報上說,花木蘭自從命令衛靖帶三千騎兵把南朝西路軍數千殘兵敗將壓制在潁川就率大軍主力揮師東進。
大軍進入濮陽地界之後,南朝皇帝劉義康得到了訊息,此前他已率軍攻打蹻磝城半個月不能破城,得到花木蘭的主力正向東而來,因此放棄了繼續攻打蹻磝城,率軍南下退到泰山境內。
濟州鎮將、蹻磝城守將王慧龍兵力不足,此前又得到過花木蘭不準追擊的命令,因此依然緊守城池,沒有率軍追擊。
花木蘭大軍已抵達任城,距離南朝皇帝劉義康的中路大軍所在的大致位置並不遠,不到三百里,不過南朝中路軍還在花木蘭的東北方向,這讓劉義康很害怕,擔心花木蘭與蹻磝城的王慧龍進行南北夾擊。
於是劉義康率軍再次向東南方向的琅琊郡大幅度撤退,劉義康率軍撤退之後,他又下令讓東路軍大將蕭思話率軍撤回琅琊與他匯合,又命西路軍副將柳元景死守陽翟。
趙俊生見眾臣都看完了戰報問道:“諸位對河南戰事怎麼看?”
東方辰想了想站出來拱手說:“大王,以臣之見,劉義康只怕是要在琅琊一帶與東路軍蕭思話匯合之後與花元帥決戰!不過臣又以為花元帥應該能夠應付,大王不必擔心!為了加強元帥的兵力,臣建議可以讓源賀從齊州出兵,聯合魯軌、王慧龍一起南下對劉義康步步緊逼!”
趙俊生想了想說道:“此前孤以下詔河南戰事全權由木蘭指揮,孤在這裡就干擾她了,讓她自己決策,孤若是干預,反而對她的指揮不利!”
東方辰見趙俊生這麼說就不再說話,退到了一旁。
趙俊生下令:“來人,給花元帥送去一封戰報,通報一下我們這邊的情況。傳令下去,大軍明日開拔,向陳倉進發!”
所有人都齊聲抱拳說:“遵旨!”
乾軍數萬人馬一路向陳倉方向推進,沿途各地城池守備力量都薄弱,紛紛開門納降。
六天之後,趙俊生率三萬餘大軍抵達陳倉,在這裡遇到了阻礙,魏國在這裡駐守了三千人馬。
陳倉守將是豆盧魯元的兒子盧統。
趙俊生三萬多兵馬把陳倉城團團圍困,他騎著馬在軍陣之中看著城頭上的魏國旗號,又觀察了一下城牆上的兵力守備,對沈晦吩咐:“去派個人射一封勸降信上去!”
“是!”
一封勸降信很快寫好交給一個箭術好的騎兵把信射上城樓。
這時魯爽打馬來報:“啟稟大王,仇池國主、氐人首領楊難當帶著兵馬來覲見大王!”
“哦?他帶了多少人來?”
“六千餘人!”
趙俊生思索片刻吩咐道:“帶他來見孤!”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