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死後,殘留在上谷的舊部,人心惶惶。
看到朝廷的兵馬北上,要平復上谷郡,不少舊部直接投降,沒有反抗的能力,上谷很快被收復。
上谷太守已經被殺,焦觸請示過韓卓,便暫代太守一職,直到新的任命到來。
楊昭留在上谷的治所居庸,一直派人去打探遼西的訊息。
他的目的很簡單,盯上了烏桓王丘力居,作為一個國家的單于,如果把他殺了,經驗應該不少吧?心裡在想,如何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和理由,到遼西幹掉丘力居。
這個機會,讓他一直等到四月下旬。
“縣令長,有訊息了。”
方銳跑回來說道:“前段時間,公孫都尉強攻肥如,丘力居不敵逃跑,公孫都尉帶兵追擊,但在管子城交戰失利,現在被困在管子城內。”
這件事發展到最後,果然又走到歷史軌跡上面。
“集合全軍,我要去救公孫師兄!”
楊昭終於等到這個訊息。
公孫瓚是他的師兄,他還是盧植的學生,這個身份很多人都知道。
在今天之前,遼西那邊還不需要楊昭的幾千部曲支援,貿然地跑去殺丘力居很不合理,甚至不符合規矩,但現在到遼西救師兄,很合情合理,名正言順。
方銳得到命令,馬上集合所有士兵。
焦觸知道他要去遼西,連忙跑來詢問緣由。
“我與公孫師兄出自同門,洛陽的援軍,不知道還會拖到何時,他被困在管子城那麼危險,我不能坐視不理。”
“如果此行有錯,救出公孫師兄後,我甘願受罰。”
“但是不能救師兄,以後回洛陽,我愧對老師。”
楊昭說得大義凜然,說完了之後,直接走出軍營。
義薄雲天的關雲長聽了,極為讚賞道:“縣令長說得好,我們也來助你!”
“我們一起去救公孫都尉。”
張飛的想法很簡單,單純被楊昭的義氣感動。
公孫瓚還是他們大哥的師兄,無論如何,必須要去幫忙,楊昭已經主動發起,他們一定會跟上,一起奔赴遼西。
焦觸只能看著他們離開。
——
管子城外。
丘力居做夢也想不到,被公孫瓚追著來打的他,還有機會將公孫瓚困在管子城內。
這裡已經是遼西的邊緣,再往北方去就是烏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