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王贇水平不行,人品也是扯淡。但是這一次的決策,還確實是有可取之處的。
徐清確認這樣的情況之後,也是忍不住點了點頭。如果被王贇按照這樣的計劃堅持下去的話,這一次,說不定還真就成了王贇崛起的契機。
本來的話,似乎一個戲路較窄的年輕女孩,也不至於有其他公司花大價錢挖過去。說到底,價位給的越高,以後的利潤空間就越小。而王子怡還不見得就肯定是那種能給經紀公司帶來太大的利益的情況。
歸根結底,其實本色出演這種情況,其實是有限制的。你以為本色出演,就能一直優秀?
要是這麼簡單,上一世怎麼可能就那麼幾個透過這種渠道成名的?
實際上的情況是,幾乎每一個演員,都要經歷這樣一個歷程。
璞玉階段,覺悟階段,成熟階段。然後才是演技逐漸提升,超越眾多競爭者才能拿到更多的榮譽。
有人天賦不錯,璞玉階段,很快就能過去。而同樣的,可能還有天賦更好的,連覺悟階段都很快過去。在很早的時候進入成熟階段之後,迅速的積累人氣。
但是大部分人,天賦都是沒那麼強的。中間的這些過程,都是沒那麼容易過去。
在學習表演的階段,理論知識可以迅速的豐富起來。如果天賦不錯,可能在大學畢業之前就已經過去了覺悟階段,一出校門,就已經開始在各種場合有著出色的表現。
但是天賦稍微差一點的話,大學畢業只是理論知識豐富。各方面的理論知識,還沒有在自己身上表現出來。
於是都是從璞玉階段開始。
就如張敏,也是璞玉階段。這個階段的話,徐清給與適當的指點,加上確實是張敏的本色出演。所以張敏,其實還有《老爸老媽的浪漫史》劇組其他幾個小傢伙,都是表現的還算不錯的情況。
但是之後這個覺悟的階段,說不定就很糾結了。
因為璞玉階段,自己很多都不懂。有人適當的激發的話,可以有不錯的表現。
可是隨著自己經驗的積累,也開始更多的思考。這個中間,反而沒那麼容易了。
因為思考的太多,很多時候,說不定就會連以前的表現都不如了。
這個過程,很多人都是會有的。等到想明白了,自己也確實有能力把想明白的這些情況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就可以進入成熟期了,演技比當初璞玉階段高了兩個層次。
但是這個覺悟期,確實是有可能還不如之前的表現的。
王子怡的情況,顯然是遠遠沒到了成熟期的。
之前的時候,更多其實就是璞玉階段。接下來的覺悟期到底會經歷多長時間,誰都說不定。
如果能幾天的時間就想明白,立馬有個頓悟,當然不錯。可是怕就怕卡在這裡,很長一段時間想不明白。所以搞得這段時間的表現,都不如《仙狐傳說》的時候。
這種可能性不見得很大,但是確實是存在的。
所以和王子怡簽約,其實並不是完全不冒風險。與其花費太多的價錢,還不如找其他的璞玉。低價多籤幾個,以後只要有一個紅了,那就是大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