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一個階段,徐清和《鬼吹燈》前期最大的粉絲之一江子芸產生了互動。兩人在這個階段開始認識的。
但是簡單來說,當時徐清確實是不合適說明其中的情況。
而後來的話,再說出來這樣的情況的話,之前的基礎已經打下了。江子芸八成還是忍不住會有些誤會的情況。
所以徐清這裡,也就只能繼續掩飾下去。
實際上的情況是,其實雨朦朧這個馬甲,最近這段時間確實不是徐清再忙了。
曾經的時候徐清把“雨朦朧”的馬甲接手過來,主要是為了曾雨柔把精力集中在寫書上面。
當時的時候,曾雨柔速度確實是差了點。所以徐清把新書期宣傳方面的事情全部自己接手過來。曾雨柔埋頭寫書,而徐清這卻負責《鬼吹燈》前期的宣傳、炒作。
當時的徐清,其實還是比較清閒的時候。曾雨柔的水平沒有提升上來,正好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徐清正好比較清閒,也就接手了。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曾雨柔的水平已經是迅速的提升了起來。
寫書這種事兒,看天賦的。同時也看悟性。
而中間的練習,卻是激發領悟的一個過程。
要是沒天賦的話,寫的再多其實真的不會有太大的提升。
在天賦差不多的情況下,就是得靠悟性維持了。
簡單來說,一個寫手寫第一本書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就和一個遊戲裡面的初始屬性一樣。
初始再高,一開始一級的時候,總體的屬性總還是要差一點的。
然後一本一本的書寫下來,自己也從其他方面汲取了一些寫書的經驗。悟性高,就相當於成長高。別人一本書不見得會有多大的提升。但是你每次寫完一本,就能有很多感悟。
這樣的話,就能很快把其他一些曾經和你初始值一樣的競爭對手甩在身後。
而事實上的話,寫書這個過程,有時候還真的很看頓悟的情況。
有很多寫手,連續幾年撲街,水平的提升其實很是有限。但是多年的撲街經驗綜合起來,寫手說不定就會有一次頓悟。知道了自己的那些缺陷,下一本作品立馬優秀了起來。
其實事實上的話,你看那些作者。雖然普遍都是一步一步優秀起來的,但是簡單來說,中間絕對會有起碼一次,就好像蛻變一樣的情況。上一本書好像還一般,下一本書直接成神。
說到底,看寫手個人。寫手個人真的想明白了什麼要點,對寫手的水平提升絕對相當明顯。沒想到什麼要點,就一本一本繼續鋪下去的話,其實寫手每一本這樣的作品,對自己的提升相當有限。
而曾雨柔這裡,本來能力就不是太差。
當初徐清和曾雨柔剛剛認識的時候,曾雨柔好歹也是一個可以餬口的寫手了。
別以為這樣的要求不算高,事實上的話,就這一個簡單的標準,就能把百分之九十五的所謂網文作者刷下去了。絕大多數的寫手,寫書只是一個愛好。一般就是上班閒暇時間,不喜歡玩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