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張口胡來沒有收到過制裁的專家,這一次真的是捅了馬蜂窩了。
各路水民出現在各個論壇上面,開始對專家進行口水攻伐。
要說效果,其實很扯。風頭過去,這個影視劇資料專家,過段時間換個馬甲,也就能繼續活躍於各個電視臺的評論類節目裡面。
說到底,電影片道里面的這些專家,也是有內幕的一種情況。
所謂專家,不是說你有專業能力就能當的。很大程度上,其實還是看關係。
打個簡單的比方,例如一個節目的內容編輯這裡已經䞼了決定,下下週的節目,要討論和氣象有關的一些情況。
因為提前確定了這樣的情況,所以劇組這裡的話,就會提前尋找專業人士。
而實際上的情況是,說到底,只是給本來就沒有多少專業基礎的普通人講解一個專業性的問題。根本就用不著有多高深。
其實一個大學生水平的人,差不多就能說明這樣的問題了。
然而,全國氣象領域的權威人士,加起來真的是太多了。
而實際上的情況是,這些權威人士,差不多都想上電視臺露臉。
說到底,無論是哪個行業,都是要注重一些影響力的。你一個氣象專家,研究氣候確實是你的老本職。但是如果幾次在電視上露面,在行業內外都有了一定的名氣的話。以後升職其實都比別人方便很多的。
更何況,參與這樣的一些節目,其實都不只升職方面的一方面好處。首先,參與節目就是有相當可觀的出場費的。其次的話,那名氣還能帶來其他方面的好處。
所以在電視臺需要一個氣象專家的時候,其實幾乎全國的氣象專家,都想爭取到這樣的機會。可是最終,卻只有一個人能拿到這樣的機會。
如果是專業性太強,確實就是隻有最頂級的人物可以講明白的問題的話。那沒辦法,就是得找真正的專家。
可是絕大多數時候,根本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就如之前所說,說不定大學生級別的水平,就已經可以說明問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必要高價請來什麼頂級的專家。
如果能讓人事部主任的老爺子來冒充一下,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一方面是可控性較高,另一方面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所以實際上的情況是,不是專家不給力。而是絕大多數時候,電視節目裡面的這些專家,根本就不是什麼真的專家。就是關係戶掛這樣一個名頭來領福利來了。稿子都是別人給準備好的。
有那按照稿子合作的專家,還可以。畢竟稿子還是經過專業人士稽核過的。可是偏偏還真就有那專家,明明自己沒有能力,就是要對這個行業進行指點江山。隨便想到什麼,就覺得肯定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