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王尊還沒有來得及上場之前,邵一飛團隊這裡拍攝的特效就已經給陸一航發了過來。
這一次,要走的是正規渠道。這裡雖然不入股,但是各方面的事情手續都是需要齊全的。
所以在此之前,邵一飛這裡已經用自己的身份證註冊的一個工作室。各方面的手續齊全,只不過在圈內還沒有一點的名氣基礎。
要是普通新人要入這一行的話,就這麼倉促的建立工作室,後續覺得得因為沒有客戶而哭死。
好在邵一飛這裡,徐清直接就給安排了這一副大單子。
邵一飛這裡,徐清一直是有計劃的。簡單來說,徐清有了記憶裡已經和對應電影電視劇對應劇情片段很是契合的特效記了下來。有徐清幫助的話,就會省去邵一飛工作室這裡“創作性”部分的麻煩。
徐清把細緻的情況說清楚,邵一飛根據徐清的描述,把具體的特效做出來就好。
實際上的情況是,之前的時候,徐清確實是本人也沒有絕對的把握的。
簡單來說,徐清知道以後的影視界,說到底還是得特效者得天下的。這句話,絕對不是虛言。簡單來說,國外那些恢弘作品,很多時候拼的已經不是演員的個人魅力了。特效足夠優秀,觀眾才會感覺真實。
你要是做到細緻入微的話,就算劇情只是早三十年小說裡面的老套劇情。觀眾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喊一聲:“絕對值回票價!”
國外花錢做特效,國內花錢請娘炮。其實不是因為國內真就不想去搶佔國際市場,只不過國內在特效方面的能力,確實和國際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罷了。
搶不到國際市場,那就搶佔國內的低端市場唄?
反正國內可是有著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只要掌握好這一片市場,仍舊可以賺個盆滿缽滿。
只要花錢請幾個娘炮,就有的是小女孩們捧場。這樣的情況下,國內這些團隊,對於特效的要求本來就不至於特別高了。國內特效科技發展的速度稍微慢一點,不至於和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大吧。反正是短時間內別想達到人家的標準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短期內也就只能忙活一下國內市場了。
但是徐清既然回來,當然不可能真的就沒什麼野望。
對國際市場,徐清還是有點期盼的。不說現在就去衝擊了,起碼十幾二十年之後,還是可以試一試的嘛。
國外的科技倒是不比上一世差多少,但是就和國內的情況一樣,和上一世的故事體系是沒有太大的重合的。
超級英雄的審美觀是一樣的,但是漫威DC什麼的,都沒見,這兩個公司的產品也都沒怎麼見到。
漫威宇宙的這些好故事,就算是再過幾年拿出來,淚點什麼的都還在應該還是足夠吸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