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盜墓筆記》直播版本重播版本、唐雅嵐的《春風十里》、王妍新的《童話鎮》、蘇峰電臺老牌王牌節目《群英會》穩穩的佔據前四名的位置。
現在徐清、唐雅嵐、王妍新都離開電臺好長一段時間了。可是《盜墓筆記》的重播、另外兩個節目繼任者的狗尾續貂,卻還是牢牢佔據著電臺收聽率排行榜前三名的位置。就連《群英會》的收聽率都在劉偉《說球》的兩倍以上。
徐清離開了電臺,但是電臺卻還有著徐清的傳說。
而王妍新這裡,比任何人都清楚。就是在現在電臺那裡仍舊人人傳頌的《童話鎮》前面那些期數的節目。自己都算是辜負了徐清給出來的好本子。
這樣優秀的節目,王妍新不用付出什麼,徐清就這麼輕鬆的交給了王妍新。
王妍新身平第一次覺得,自己原來是那麼廉價。不用自己虛與委蛇,別人同樣會交給自己的東西,但是自己卻主動過去施展魅力。
而事實上的情況是,當時的時候,徐清已經拿出來了《盜墓筆記》《春風十里》還有《一定找到你》三個優秀的節目。《盜墓筆記》和《春風十里》還只是在電臺節目領域內很是強勢。
而《一定找到你》居然是拿下來了蘇峰電視臺中秋晚會最佳小品節目的桂冠。
從長遠看來,《盜墓筆記》和《春風十里》的價值,其實是遠遠大於《一定找到你》的。
說到底,春晚節目形式已經固定。每年就是這些小品演員都要上去表演幾個節目的情況。
小品絕對是相當值得尊敬的一種節目形式。可是實際上的情況卻是,春晚是要面向於全國範圍內全年齡段的觀眾表演節目。
因為要照顧到電視機前的小朋友,所以春晚的節目,對教育性的要求,簡直高到可怕的程度。
小品就有兩方面的特點,教育性和娛樂性。過分的追求教育性,娛樂性難免受損。
歷屆的春晚,絕大多數的小品節目,是根本不會給觀眾們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的。看過也就看過了,也不值得重新回味一下。
只有極個別的經典,算是另類。
而事實上的話,就是這些好不容易成就經典的小品,最終也免不了被其他人抨擊。越經典,越是遭人記恨。
《賣柺》系列,被人稱之為宣傳坑蒙拐騙。《不差錢》的話,被人攻擊為引導青少年學習娘炮。
反正,這些真正的經典,就沒有一個不被人詬病的。
因為制衡太多,絕大多數的春晚小品,其實已經就是教育性遠大於娛樂性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