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沒有太專業的資料統計部門,但是蘇峰電視臺投票環節的票數情況,在網站後臺那裡,是留下了日誌記錄的。
孫耀山把蘇峰電視臺官網的後臺資訊呼叫了過去,然後找專業人士分析了一下。
很快,就分析出來了《真的不是我》好幾處異常的資料。
都是那種,超過《不差錢》票數沒多久,《真的不是我》的票數就停止了增長。然後等《不差錢》的票數完成對《真的不是我》的超越,沒過多久,《真的不是我》的票數再次激增的情況。
大部分網民,大部分觀眾,一般看一個投票的情況,一般也就自己投票的時候看一下,然後等到投票快結束的時候,再去關注一下情況就好。
一直關注著投票數的觀眾並不算很多,所以之前的時候,大部分網民,確實沒有注意到《真的不是我》的投票數異常增長。
可是蘇峰文化局發出了這樣的一篇內容,還以圖表的形式,把票數增長的曲線描繪了出來。雖然不是正式形式的檔案,但是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名,絕大多數還是被這篇文章說服了。
《真的不是我》妥妥就是操縱投票這樣一個情況。
文化局的文章,還沒有完。
“蘇峰電視臺元旦晚會的投票結束之後,是《不差錢》第一,《真的不是我》第二這樣一個結果。
結果出來之後,陸續就有傳言在網路上的各個角落發酵,聲討《不差錢》刷票的行為。
而《不差錢》節目的票數,直觀的看,確實有些異常的偏高。某些新聞媒體指出的:《不差錢》最終總票數,超過根據實時收視率所推斷出觀看《不差錢》直播觀眾的總數量。這個情況,也確實屬實。
所以對於這樣異常的情況,我局工作人員當然也進行了檢查。
但是透過檢查,最終確認,《不差錢》的投票數量,確實是正常資料,並沒有產生和《真的不是我》類似的異常。”
文章在這裡的時候,貼出了一張《不差錢》粉絲投票變化圖。
有曲折的部分,但是總體來說,是一個一直都在增加而且增速變化並不大的一個情況。
沒辦法,徐清透過微博、飛信群號召粉絲支援,雖然有一部分粉絲是在第一時間看到資料,第一時間完成支援。但是大部分的粉絲,還是在後期陸續發現這條微博的。
而到了晚會最後的期間,不少人在元旦這天熱鬧完之後,剛剛回家。看到這樣的資訊,因為對徐清、雨朦朧、秦峰等人的信賴,連連結具體的內容都沒有忙著先看,先給徐清投票了再說。
投票之後,再去觀看清少的新作。
而就是因為這樣一個情況,使得《不差錢》的投票,在最後一段時間迎來了一次井噴,才讓彭偉確定再無回天之力,這才匆匆忙忙的逃離了現場。
所以《不差錢》的票數曲線圖,就屬於相對正常的一種情況,沒有太明顯的變化。
可是彭偉的節目,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如果從一開始,彭偉就做出決定用八十萬進行買票的話。他聯絡的那個工作室,還能考慮,是不是把這些投票均勻的分佈一下。
可是彭偉,怎麼可能知道《不差錢》最終,能拿下那麼高的票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