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賣柺被砍了,但是稽核小組裡的幾人,私下裡都覺得挺可惜的。一直到現在,電腦裡還存著《賣柺》的影片。
其他節目看的不爽了,就看《賣柺》開心一下。
而這一次,《不差錢》出來,小霍還有其他幾人,裡面就感覺到,這個小品,妥妥就是最佳下品了。
除小霍之外,其他人也注意到邵一飛故意不讓那三人提前觀看影片的情況。但是想了想之後,都是沒有提前提醒那三人。
附近這幾人都差不多看完了,邵一飛才把u盤拿出來給對面另一排辦公桌那裡帶了過去。
“節目我已經看了,準備做主推送,提前考慮給一個好時間段。你們幾個還沒看的也先看一看。”
說是讓這幾人看一看,可是回到自己辦公桌的時候,邵一飛就已經把提前填寫好的推送表單拿了出來。
“《不差錢》,我已經選了推送一欄了,你們覺得還不錯的,就先在自己名字低下打個鉤。”
稽核小組稽核節目,一般是兩種情況。
一種就是在下班之前,組長把大家一起叫過來,拿著表格,開始一個節目一個節目的說出來。如果沒有都看過,那就等下一次開會,如果確實都已經看過了,那就現場投票。
每個稽核小組成員,發表一下意見,投票透過的留下。沒透過的就打回去。
這種篩選,還是分步驟的。這種情況的投票,就算投票透過,一般來說還是暫定。因為後續還要根據具體節目的時間,進行一些細節上的修改,選擇。
現在只是決定有沒有欣賞價值,但是具體透過的節目,所花費的總時間,肯定是要超過晚會原本計劃的時間的。
這樣做,主要是考慮萬一中間出了問題,還有其他比較優秀的節目,可以頂上。那些直接砍掉的,就是確實沒有多高的水平了。用不著保留意見,直接打回去就行。
但是既然透過第一輪投票的節目數量較多,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都能排上晚會的。這樣,就需要後續根據節目的質量、時間進行綜合考慮。
而拋開這些瑣事不提,除了在開會的時候,一個節目一個節目的討論過去之外。
如果某人覺得某個節目特別優秀,可以在開會之前,做主推送。大家都觀看一下這個節目的內容,如果確定確實比較優秀,直接在對應節目的投票表單上自己的名字下面,在【優秀】、【普通】、【差】幾個表格上打鉤就行。
上一次,是有人把《賣柺》的登記表還有影片都藏起來,到最後才拿出來的情況。
邵一飛提前根本不知道有人針對徐清的節目,看完之後,雖然很喜歡,但是卻沒有直接表態。
當時的時候,他還想著,這麼優秀的節目,透過稽核肯定沒有問題。這樣的話,不用他為徐清說話,稽核也就過去了。
他是下意識的,有點避嫌的想法。人家《賣柺》確實已經很優秀了,可是如果邵一飛這個和徐清關係很好的人,卻偏偏推送了《賣柺》,說不定就有人會在裡面說三道四。說是他邵一飛因為和徐清關係好,所以給徐清走後門。